昨天阅读了第四章“儿童是怎样学习的”,反复阅读,思之再三,构建了两个分支,婴儿的能力和四大领域的研究。主图为一个含着奶嘴的婴儿。因为这章讲的就是有关儿童学习的问题。但在每个领域找寻关键词的过程中,思路并不是十分的清晰,虽然内容是都呈现了,但相互间的逻辑结构并不明显。
早上起来,打开手机,学习学友们的日记,看到周娟老师对第四章的解读,她将第四章抽取主干为四个方面:儿童学习的研究研究经历,儿童具有天生的才干,儿童如何学习的,教师如何支持,这四个方面环环相扣,而且直指中心。周老师的这一提炼让我豁然开朗,于是对第四章重新梳理,绘制了新的导图,主图是气球,表示我对这章有了新的收获,放飞气球庆贺一下。第一主干为研究历程,分为三个小枝,从儿童的一无所知理论到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以及研究的方法。第二个主干为儿童的能力何在,探究书本内容,儿童真的是天生的学习者,他们具有支撑、移位、外力作用的物理概念;理解生物间的因果关系;知道有生命体移动靠的是机能内部结构原则,无生命体移动依靠外部的施动原则;他们天生具有默会能力,能够注意到抽象数字,对运算结果能够做出正确反应,能够进行表征相连,能够理解一组物品;他们具有天生的语言学习能力,能够区分语言特征,能够留意并理解周围人的语言意义,具有天生的语言处理机制。第三个主干是儿童如何学习,儿童既是问题的解决者又是问题的生成者,他们采用不同的策略进行问题的解决,他们还利用元认知解决问题。第四个主干就是教师的支持了,教师的支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科学指导和支架式教学,这样逐层分解,本章的结构逻辑就一目了然了。
第五章是关于心理与大脑的研究,内容虽然不多,只有12页,但真的是烧脑,薄薄的12页读了四五遍,又找了几篇学友的日记来看,最后从书中的“我们首先解释一些神经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大脑发展的新知识,包括教与学对大脑的影响,然后把学习中的语言看作心理与大脑连结的例证。最后,审视记忆是如何在大脑中表征的以及它对学习的意义。”这句话其实也就是本章的脉络 ,然后确定了本章的四个分支:基本概念、大脑发展的新知识、教学例证(语言)、记忆与大脑加工。主图用了一个人头脑里一个灯泡,意味学习改变大脑。
第六章“学习环境设计”,这章是最不烧脑却又是关键的关键,四个中心一目了然,但如何灵活的运用这四个中心,真正的做到以学习者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以评价为中心、以共同体为中心,并让这四个中心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协调,整体考虑,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很多的时候,我们会偏重于一体,比如过分强调学习者中心,就形成了佐藤学先生所说的“主体性神话”,过分强调知识为中心会造成灌输式教育,这也是我们很长时间在做着的一件事,工业化时代造就了工业化的学习模式,学生被当成工业制造的成品,学生就是一个接纳各种知识的容器,教师就是一个监工,一个灌输知识的人。这种情况在近几年有了极大的改变。过分关注评价,会形成为了评价而评价,过分关注共同体会形成活动中心论。因此,过分的偏颇于哪一方面都是错误的。这四个中心是相互关联、相互交叉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今年的疫情让教师从线下走上了线上,网络直播教学更要关注这四个中心,更要把这四个中心紧密的联接到一起,否则虽然教师努力的变成了十八线主播,但学生却是不买账。
好多大家说,写作是最好的输出,也是阅读的最高境界。从阅读书本进行勾勾画画,到思维导图呈现,最后再诉诸于文字,这样一步步打回书本,与文本对话,与自我对话,最终让一本书真正的变成了自己的。
2020年2月19日星期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