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看到别人读书又快又多,自己却又慢又少,特别焦虑;
有的人在面对厚厚的一本书时,根本打不开,甚至干脆放弃;
有的人家里囤了一堆书,却从来没有看完过,心里觉得特别内疚;
有的人看完书以后,要么没看懂,要么没记住,满满的挫败感,
读书太慢的焦虑感,面对一本厚书的恐惧感,书看不完的负罪感,没看懂记不住的挫败感,就像是四座大山一样压在了很多人的身上。
此时的你是不是觉得压力山大呢?的确,在阅读路上布满了各种各样的障碍,你要想获得成功,就要像奔跑在百米跨栏赛场上的运动员,跨过每一道障碍,快速冲到终点。
为了减轻读书人的压力,美国作家莫提默·J. 艾德勒横空出世,创作了一本教授阅读方法的书籍,被誉为“有关阅读的永不褪色的经典”,这本书就是《如何阅读一本书》。
这本书中介绍的四个不同的阅读层次逐步地帮你推翻这四座大山,学会阅读,高效阅读,主动阅读,成为书的主人。
01基础阅读
只要认识字,能理解字面含义,就能达到基础阅读的水平,这个阅读层次的学习通常在小学阶段完成。
就像你在游戏中闯关一样,只有通过了第一关,才能进入下一关,往往第一关都是比较容易的,越到后面难度系数越大。
读书也是一样,只有学会了基础阅读,达到基础阅读的水平,才可以进行下一个层次的阅读。
02检视阅读
检视阅读,也称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在很短的时间内,快速捕捉一本书的重点,读者在这个层次要掌握的问题就是这本书在谈什么?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书中给出了答案:通过先看封面和序言了解这本书的宗旨及类型,其次研究目录,理清这本书的逻辑结构,最后找到关键词,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通过以上三个步骤基本可以判断,一本书是否值得阅读。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深通读书之道,他的读书法,对我们今天的阅读影响深远。
诸葛亮读书只“观其大略”。他没有钻进书堆去死记硬背,而是泛读大概,撷取精华,掌握其实质。观其大略即从大处着眼,略其精要,才能跳出局外看清事物。而诸葛亮也最终成为一代贤相。
诸葛亮的“观其大略”读书法和检视阅读不谋而合。
如果说检视阅读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好也最完整的阅读,那么分析阅读就是在无限的时间里,最好也最完整的阅读。
03 分析阅读
分析阅读就是要咀嚼与消化一本书。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曾说,“有些书可以浅尝辄止,有些书要生吞活剥,只有少数的书是需要咀嚼和消化的。”如果读者的目标只是获得咨讯或消遣,就完全没有必要用到分析阅读,分析阅读就是在追寻理解的。
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看完一本书没看懂记不住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去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没有分析作者要解决什么问题。
我在阅读前端红皮书《JavaScirpt高级程序设计》的时候,虽然进行了完整的阅读,但是我没有按照分析阅读的四个规则去读,完全是为了读完而读,没有咀嚼和消化,这也导致我读完整本书就像没读一样,满满的挫败感。
如何进行分析阅读?
作者将分析阅读分成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相应的阅读规则,按照这些阅读规则去阅读一本书,就能快速的抓住一本书的重点,化被动为主动,让书籍为我们服务。
第一阶段 找出这本书在谈什么?
规则一:一定要知道自己在读的是哪类书籍,最好能在阅读之前就知道,最次也要在看了书名、序言和目录后知道;
规则二:用简单的一句话或一段话来总结整本书的内容;
规则三:找出书中的重要章节,看他们是如何组成一个整体的;
规则四:找出作者要问的问题,即本书的骨架。
这看起来是不是像我们在初中语文考试中的阅读理解呢?
首先,要搞清楚这是一篇议论文,还是叙述文,或者夹叙夹议?其次,总结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第三,分析哪几段是重点;第四,弄清楚文章中作者的目的是什么?
由此可见,如果你掌握了这四个规则,做阅读理解题,拿高分就是手到擒来。
在这个阶段,我们只是初步了解了这本书,千万别以为已经把书读完了,接下来是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诠释一本书的内容
同样,此阶段也有四个规则。
规则五:找出重要单字,准确的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规则六:找出作者所要表达的主旨;
规则七:真正理解作者的主张;
规则八:作者提出的问题是否都已解决?答案是什么?
找出关键词的方法有很多,可以用彩色笔进行标记,画圈,也可以先将不理解的关键词跳过去,继续阅读,然后通过上下文慢慢理解。从而,通过关键词找到书中的主旨,一般作者都会在自己的主张叙述之后,举例去证明他的观点,让读者信服。所以,我们可以在文章中快速定位到案例,然后在前面或者后面找到具有议论性的语言,这往往就是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或主张。
尽信书不如无书,其实,我们在一开始阅读的时候就应该带着问题去阅读,思考作者提出的观点是否正确,是否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
学会这个阶段,就是做好了主题阅读的准备工作了,接下来可以进入阅读的最高层次-主题阅读。
04主题阅读
作者提到在做主题阅读时,会读很多书,而不是一本书,并列举出这些书之间相关之处,提出一个所有的书都谈到的主题。
记录片《走进比尔:解码比尔·盖茨》中,比尔·盖茨的阅读方法让世人所知晓,他想了解一个问题,不会仅仅读一本书,而是同时阅读5本书,他所用到的阅读方法就是主题阅读法。
主题阅读主要分为5个步骤:
01 找到与主题相关的章节;
02 提炼核心词汇,达成共识;
03 厘清问题;
04 界定议题;
05 分析讨论。
在主题阅读的时候,我们应该时刻牢记:自己关心的主题才是重点,而不是书籍本身。
因此,我们要用检视阅读的方法,把需要读的快速读一遍,找到书中与自己的主题极为相关的章节。然后提炼出一套共通的词汇,总结作者的主旨是什么,然后分析什么是主题阅读?或者主题阅读有什么特征?会带来哪些好处等等。
就像你在游戏中接到一个击杀boss的团队任务,需要找到志同道合的队友,开始研究怎样击杀boss才能成功,不同的玩家有不同的想法,此时,你就要选择一种普遍玩家都认可的且成功率相对较高的方法。研究方案利弊,保证最后将boss一击必杀。
当我们完成了以上五个步骤,主题阅读也就结束了。
主题阅读的意义在于,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真正了解一个领域的知识,还能够为他人的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阅读。
当你学会了以上四种阅读层次,不用再羡慕别人读书快,书再厚也没关系,一年读300本书不成问题,成功走进作者内心,心中的四座大山已经荡然无存,从此,你的世界你做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