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读《明朝那些事儿》,对比朱元璋和陈友谅,反思童年对一个人的影响

读《明朝那些事儿》,对比朱元璋和陈友谅,反思童年对一个人的影响

作者: 悦妈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19-09-18 20:35 被阅读0次

    很多年看前追着看过《明朝那些事儿》,最近又在慢慢研读。

    历史的烟尘,让人看起似乎觉得很遥远。但抛却功过是非不论,历史中也全是一个个鲜活的人。他们有出生成长,有童年经历。现在我们所有的各种心理,他们一样都有。比如朱元璋和陈友谅。

    两个人都出生在当时社会的最底层。一个出生在给地主家种地的佃户,一个出生在以船为家的打渔人家。出生伊始,论先天资源,谁也不比谁好到哪儿去。

    朱元璋的童年虽然贫穷,但家庭关系应该是和睦的,他有很多兄弟姐妹,在那个幼小得尚不知生活艰难的年纪里,应该也是其乐融融的。后来他长大些了,父母兄弟被饿死,跟哥哥一起抬着母亲的遗体却找不到一片可以安葬的土地;入寺为僧,化缘行乞,屡遭嫌弃。这此经历,一定给了朱元璋不一样的影响,怎么看待这样的童年,必将决定成年的他为人处世的方式,和看世界的角度;

    陈友谅的童年一样难过,父母以打渔为生,以渔船为家,在岸上毫无立锥之地。童年的陈友谅偶尔上岸,也会因一身的鱼腥味而屡遭嫌弃。同伴儿都嘲笑他,对他避而远之。这一童年经历,令陈友谅刻骨铭心。以致于成年后,读了书识了字甚至做了教书先生的”陈秀才“,对此还是耿耿于怀,挥之不去。

    相似的经历,却给了不同的影响。成年后的朱元璋虚怀若谷,虽曾寄人篱下,甚至几遭迫害,但从最底层走出的他,却能用最原始最本初的心去冷静对待,念及最初的自己,感恩点滴的知遇;在郭子兴最后落败,投奔于他时,他以最大度的姿态接纳。他念及的是在自己最落魄的时刻,是郭子兴给了他活下去的能力。而并不念及郭曾动过害他之心,也并不念及郭他曾让他再度流离。这是一种童年受挫后产生的强大的正向的心理。

    与之相反的是陈友谅,童年的受挫,让他产生对”强大“的渴望,渴望拥有强大的权力,渴望拥有强大的装备,渴望拥有强大的力量。心中有种迫切的欲望,想要强大到打倒一切。为此,不设底线。什么仁义道德,在他眼里都不存在,为达目的,一切都是手段。杀害对他有知遇之恩的倪文俊,只为接近徐寿辉;杀掉天完国主徐寿辉,只为得到强大的权力;杀掉得力干将赵普胜,只因为他是徐寿辉的兄弟;率六十万大军大张旗鼓去攻打洪都,只因为是洪都原本是他的,后来投降给了朱元璋。他陈友谅容不得背叛,因为那是放大了的嫌弃。童年那被嫌弃的自卑,让他自我膨胀到变态。他多疑,他心狠手辣,他不相信所谓的人心,他自以为强大就可以拥有一切。可怕的陈友谅!

    凡事皆有两面。童年对一个人的影响,也是如此。客观看待自己的处境,摆正自己的心态,感恩每个时期遇到的对自己好的点点滴滴,投挑报李,世事轮回,终会收获属于自己的生命之花;反之,一直耿耿于怀所遭遇到的不好,并将这不好又一一反诸于世人,也终会收获属于自己的罪恶之果。

    题目本来想写成《反思自卑对一个人的影响》,但思来想去,我并不能确定朱元璋是否自卑。朱元璋儿时和谐的家庭关系,应该是他童年里一颗温暖的种子,这种子,应该在那最难过的岁月里,给过他无数次勇气和力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明朝那些事儿》,对比朱元璋和陈友谅,反思童年对一个人的影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mjxu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