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乖巧的孩子长到叛逆期,他的叛逆远远厉害于从小调皮捣蛋的孩子。
在那个叛逆期,他会做出很多让大人意想不到的头痛之事。
一旦过了那个叛逆期,那孩子依旧是懂事乖巧之辈。
因为他天性如此。
大侄子童就是这种类型。
童在家族中,长得最帅,个性最温和。
从生下来就很好养,襁褓中的婴儿都喜欢人抱着宠,童是在奶奶边做家务边带他中长大的。
奶奶特别爱干活,常把童放床上躺着叫他自己玩。
只要不饿没拉童就乖乖地在床上翻腾着自娱自乐。
奶奶可以干活,可以准时吃饭。奶奶逢人就说,童最乖巧。
上学后,童听老师话,好好学习,认真完成作业,从来不和任何小朋友有摩擦。
在家,童也听妈妈的安排,琴棋书画每个培训班都上,画画、吉他考了很高级别。
童妈妈是个性格急躁的女人,那些穷苦之年,因为公婆偏爱小儿子,对公婆家里有很多不满。
常发无名怒火,把这火发童身上。
童只要有半点不合她意,就一顿拳打脚踢。
乖巧的童从不反抗,乖乖地做着母亲为他安排的一切。
他是家族中最引以骄傲的娃。
从小,我这当姑姑的对他就有视为己出的特殊情感。
每年暑假回家,都给他带最喜欢的玩具和帅气的衣服。
童12岁那年,妈妈给他生了一个二胎弟弟。
妈妈对弟弟的溺爱让童发生了改变。
1.80米的童,不再忍受妈妈对他的拳打脚踢。
他有了自我保护意识,开始反抗母亲,也开始叛逆。
他不仅不热衷于妈妈为她安排的兴趣班学习,连学校的正常学习都不能保证。
他把更多的时间花在手机上,看网络小说,玩网络游戏。
在手机里他找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
妈妈不知道叛逆期孩子的心理,依旧唠叨打骂,摔破童节衣缩食买来的手机,把童逼迫到离家出走。
不善言语的童把一切的怒火窝在心理,不给站在母亲一边的爸爸说,也没有朋友诉说。
童渐渐对学习生活失去了兴趣。
手机成了他唯一的倾诉对象。
在课堂上偷玩被老师发现,在家里被妈妈没收。
他的叛逆之路开始了。
所有的一切都和父母对着干。
他看不惯班主任,他恨父亲一切都听母亲的。
他不学习,从中考考上的好班降到普通班。
他不考虑前途,故意在高二选报了父母不让他报选的文科。
他仇嫉妒父母把所有的爱给了小他十几岁的小弟弟。
他把所有的不快深深地埋在心底,蓄意待发。
他成长着,叛逆着,他需要倾听者、引导者、理解者、安慰者。
一次无意的触碰,终于让他爆发了。
他歇斯底里,把心理所有的不快终于发泄了出来,他在姑姑的庇护下说出来了这么多年压抑在心理的所有的不快。
他终于释怀了。
从此,姑姑成了他最愿意讲心里话的让他最佩服的人。
遗憾地是姑姑和他相隔千里。
童有什么不快,老弟总让他和这个姑姑沟通。
在姑姑的开导下,童慢慢改变,父母也渐渐意识到了自己问题。
父亲开始改,母亲决定改,对童的教养方式也在发生改变。
童感觉到了,慢慢地变开朗了。
他记得小时候父母对他无微不至的关爱,他记得姑姑对他最真心的引导和爱。
看着越来越可爱的弟弟,童有了大哥的风范。
看着日渐小心行事的父母,他开始放下手机,把心思用在学习上,用在小弟弟身上,用在帮衬爸妈身上。
他长大了,他的叛逆逐渐远去。
高二下半年他开始努力,父母最担心他的学习。
高考估分后,童爸不止一次地和姑姑商量着让童复读还是上大学。
大家都祈祷童有满意的成绩。
苍天有眼,童终于以高于预估20分的成绩让家人老师和自己满意了。
姑姑终于可以放心了,准备给侄子发个大大红包。
每个人都有叛逆期的,叛逆期的经历让人更快的成长。
愿父母不骄不躁,静心平气对待孩子的叛逆期。
恭喜童过了第一个叛逆期,恭喜童高考取得了满意的成绩。
祝童在新的大学校园,好好学习,多学本领,成为一有用之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