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5-8:35 40‘
今天闲来无事,回顾了一下人生,也顺便计算了一下人生长度,那些求学时候甚至求职时候的往事一件件又上心头,一时间五味杂陈。忽然想起我印象最深的一次面试:那是一个私企面试,老板也只问了简短的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你有什么特长?我指的是你可以凭它来挣钱?第二个问题:你为了什么而工作?
记得当时初入职场,感觉这种问题应该是一个哲学专业的问题,不记得当时怎么回答了,但是答完之后就没有之后了,之所以现在还历历在目,就是感觉这两个问题其实细思极恐,这不就是很多人穷极一生没有想明白的一件事。
01 有人说体制内是一眼到边,我说那是你近视了
说这个话题,就不得不说最近大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剧中反腐体系的各位大神每天奔忙在特殊战线线,不仅要面对来自各个层面的未知危险,还要对抗人性自身的欲望,是可谓不易。当然,艺术高于生活,在剧中充满着轻松简明的休闲调子,即使是陈海局长的意外,也没有过分宣扬悲伤的气氛。
但是回顾生活,不仅反腐战线,各条战线的战友们都必须每时每刻对抗自身的欲望。也许就如圣经上说的,因为人类被赶出伊甸园之后,本身就是来接受惩罚的吧,因此必须不断接受焦灼和各种考验,以求得生命结束后能跻身天堂之地。
很多人说,体制内的生活是一样到边,但是我想说的是,每一个成熟的个体在说出每一句负责人的话语之前必须考虑自己是否能承担其重。说白了,就是是否有足够的话语权为其埋单。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这句话,首先,这句话的重点是生活,体制内只不过是一个形容词,那么问问题来了,生活是什么?体制内和体制外有什么区别?凭什么体制内就是一眼到边?
先说生活,人作为一个生物个体,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论。 排在前三的是1)生理需求,最基本的吃饱穿暖等。 2)安全需求,一个相对安全的生活环境。 3)社交需求,人是群居动物,沟通也是一种本能。那么会生活懂生活的也就是能玩转这三个方面的专业选手啦。好吧,逐个分析吧。生理就不说了,造物主的福祉,与生俱来。安全,这个广义范围的概念太大,单靠个体无法维系,就说狭义概念吧,那起码也得是李小龙、成龙这类的体型才有资格说自身安全是有保证的吧,就这个还得建立在稳固的国防体系和强大的社会治安力量基础上,要不然,即使是兰博那样强大的身体放在今天的冲突地区,当成千上万的AK47对着你突突的时候,估计除了祈求之外也别无他法。
再说社交需求,其实这个概念我最想提到的国内的腾讯,国外的微软公司,有的朋友说这个不是一个概念呀,这就不是一个类型的公司呀。我要说的是,我是按照个人感受来排名,不是按照公司类型或是其他什么鬼。
腾讯,别名QQ或是企鹅,这个东西在中国的普及率我估计仅次于人民币毛爷爷,一次在乡下老家游玩,那是一个小县城郊的农村,一个70多的老太步履蹒跚地走到我跟前,指着我的手机问道,能帮忙给城里孙子带个话不,就是用手机里那个QQ,最好能发给图片(由于那时候还没有微信),说完幸福地笑了,看着老人家的满头白发和幸福地神采。我顿时被强大的科技震撼力给雷得外焦里嫩。毛主席说过:“当前的主要问题,就是要教育农民。”当农民老太太都能熟练掌握一个通讯软件的基本功能时,你就知道这款软件在中国的普及率了。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