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别成为一个“巨婴”式的大学生,要学会自主,独立。

别成为一个“巨婴”式的大学生,要学会自主,独立。

作者: 老岳说大学 | 来源:发表于2018-12-25 11:12 被阅读0次

最近我看到一条热搜新闻,一个22岁的大学生,留学两年花费至少200万,却连预科都没有毕业。

回国后,到大专院校求学,不到两个月就弃学回家。

回家之后,就宅在家里天天玩游戏,吃饭都是奶奶送到跟前,甚至一口口喂。

22岁的晨宇,来自于离异家庭,父母离异以后,便被奶奶接回家住,奶奶觉得孙子受了天大的委屈,便对他照顾得无微不至。

晨宇的父母对他也是有求必应,只要是儿子想要的,不管是夫妻俩还是奶奶,都会无条件满足。

然而畸形的溺爱反而让晨宇的性格变的偏激,并与社会脱轨。

这让我想起了之前看到过的另一则新闻,山东一位70多岁的阿婆,每天顶着酷暑奔走于街头,只为帮儿子找工作。

她不会上网,也没有人脉,只能用最笨的方式在街头一家一家找人询问。阿婆的老伴已经去世,儿子在家啃老20多年,两人仅靠着3000元的退休金过活。

一个有手有脚的年轻人,每天窝在家里当蛀虫,只知道吃饭、睡觉、打游戏,而拒绝走向社会。

有网友说:

8岁时你没教他系鞋带,20岁时他学会了。

但20岁明明已经应该学会自力更生,赚钱养家,他却只学会了系鞋带。

这样的现象,仿佛很常见,有多少人,一旦脱离了父母,脱离了校园,才发现自己根本适应不了这个社会。

前一阵子,有媒体报道说,现在的孩子说不得碰不得,心理承受能力很差,很容易“玻璃心”。

这其实都是家庭教育缺失造成的恶果,过度的纵容和溺爱,金钱物质至上,却缺失了最重要的引导和教育。

 01 

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天赐予父母的礼物。

而父母们,总想把一切的最美好,捧到孩子面前,善良、正义、勇敢、美丽...

他们习惯性给孩子建造一个乌托邦世界,希望孩子永远呆在没有风霜雨雪的花室里。

在那个世界,孩子们接触不到关于金钱、性、罪恶和死亡的秘密。

他们喜欢将孩子与这个真实的世界隔离开来,保护孩子免受这个世界的一切苦难。

父母们主动为孩子承担了一切的判断工作,他们习惯用几十年的生活经历,去代替孩子明辨是非曲直,告诉他们什么是“黑”,什么是“白”,什么是“有价值”的,什么是“无价值”的。

然而父母给孩子创造的这个无菌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是无效的。

时间在流逝,孩子们在长大。

不知不觉间,他们感应到了这个真实的世界。

从小被过度保护的他们,从面对,到接受,再到消化,会经历更长的一段时间,甚至会因为不能及时适应这个社会而付出惨痛的代价。

成长的过程是痛苦的,因为他们逐渐将自己剥离了一个无菌环境,而且越晚剥离越痛苦。

渐渐地,他们开始发现,这个世界没有什么非黑即白的事情,因为在纯白中也能看出瑕疵,在漆黑中也能发现光明。

佛语有句话,叫做“我眼本明,因师故瞎”。我想,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充当“师”的家长,而瞎就是被蒙蔽的童年。

父母们还自带一种魔幻色彩,他们寄希望于孩子,而孩子就是他们的第二条生命,仿佛能替他们重活一世。

但其实孩子一出生,就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独立意识,将来也会从父母这里分离出去。

而父母要做的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孩子,让他们逐渐适应这个社会,体验人生,学会成长。

懂得放手的爱,才是父母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

这样即使将来孩子离开父母,也可以一个人活出精彩。

 02 

良好的家庭教育才能让孩子尽快适应这个社会,更好的成长。

泰国曾有一条感人的视频短片,讲得是一个没有读过书的母亲,是如何利用一个菠萝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短片里,母亲没有什么文化,也不知道该如何去教育女儿,她唯一能做的,就是让女儿从生活中学习。

有一次,小姑娘发现冰冻过的菠萝很好吃,于是,突发奇想,想要把菠萝做成冰棍卖出去。

母亲听后,支持了女儿的想法,并让她尝试着去做。

第一次,女儿失败了,因为没有一个人想要买她的菠萝冰棍。

母亲没有责怪她,也没有告诉她到底应该怎么做,而是让她自己去寻求答案。

女儿走进菜市场,看到别人是如何叫卖,把辣椒、烤肉卖出去的。

领悟到其中的技巧之后,第二次挑战卖菠萝冰棍,这一次,她成功了。

视频里的母亲知道,让孩子尽早地去适应社会,学会自己解决问题,才能让孩子变得越来越强大。

这样,哪怕有一天,自己不在她身边了,孩子自己也能过得很好。

 03 

聪明的家长,日常应该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帮助孩子发觉自己身上的潜能,给孩子建立自信心。

有自信心的人,才能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

视频中的母亲,在看到孩子失败以后,没有进行打压式的教育,而是鼓励她改变方法,进行再一次的尝试。

孩子在成功以后,果然变得更加有自信心,做事也充满了动力。

这种鼓励式的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其实非常重要。

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在校园里非常优秀,学习名列前茅的学生,在进入社会以后反而不断受挫,始终无法适应社会,学会独立自主。

这都源于错误的家庭教育,父母们从来没有教会他们如何抵御,在走入社会后,会遇到的的挫折。

虽然说大学是踏上职场的纽带,但其实大学并没有和社会接轨。

当学生们意识到自己要找工作自力更生的时候,很多人会表现出一种害怕就业的心理状态,这其实是对自身能力不足的恐惧,也是对陌生环境的不适应。

在中国,很多父母过于重视孩子的分数成绩,经常基于分数对孩子进行表扬或者打压,殊不知,这样的做法其实非常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曾说过:

“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不是知识的堆砌”。

我们要教会孩子的,不是跑得有多快,而是当他跌倒了以后,还能站起来继续跑,不管他是不是最后一个。

漫漫人生路,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遇到失败,如果能带着教育和反思爬起来,那么成功将会指日可待。

然而,很多父母以为挫折教育,就是要让孩子遇见更多的挫折,让他自己在挫折中吸取教训,自己成长。

但其实不是,挫折教育,是给教育,而不是给挫折,是在孩子遇到挫折时,倾听他的委屈与诉求,鼓励他重振旗鼓,增加他的韧性、抗击打能力以及竞争精神。

对于孩子来说,成功的体验会成为他继续尝试新鲜事物的动力之一。

平时,强调孩子的优势,鼓励孩子勇于尝试,当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越多,就会越自信。

如果在孩子遭遇失败时,给予打压式的的教育,就会给他们的心灵造成伤害,甚至会让他们一辈子都活在自卑和自我怀疑之中,严重影响了一个健康人格的建设。

很多家长喜欢把孩子当作天才,看见别的孩子考了99分,而自己的孩子才考了98分,可能就不高兴了,甚至数落一番。

而孩子的心思都很敏感,很在意父母对自己的爱,尤其在自己表现不好的时候,更是心怀忐忑。

如果父母在这个时候,总去夸奖别的孩子是如何让如的优秀,就会引发孩子强烈的不满,甚至迁怒那个比他好的人,而拒绝反思自己。

心理学有一个“归因理论”,就是当孩子做错事时,如果家长的态度是苛刻和批评的,他们就会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于外因。

如果父母的态度是温和与接纳的,他们才会考虑到内因,觉得是自己的原因才会出错。

 04 

鼓励,才会激发孩子的信心、勇气,让他们乐于接受挑战。

所以,知道如何鼓励孩子,在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要,但生活中,依然有很多父母混淆了鼓励和表扬的区别。

曾看过一个TED演讲,讲的是,父母们应该鼓励孩子,而不是表扬。

很多父母喜欢夸小孩子聪敏,而这些直白的表扬,其实已经给孩子贴上了标签。

经常性的表扬,会让孩子从小追寻一种认可,当得不到认可的时候,“聪敏”的标签将会就此失去,孩子便会遭遇严重的挫败感。

因为,聪敏其实是一种天赋,意味着孩子以为自己不需要太多的努力,就可以获得成功。

当他们面对更困难的挑战时,他们就有可能会失败,而失败会夺去“聪敏”的标签。

所以,表扬会在一定程度上,让孩子的抗挫折能力下降。

而夸孩子努力,会让孩子知道,自己是因为付出足够的努力,才能取得好结果。

他们不再害怕接受挑战,遇到失败,也会觉得这很正常,是通往成功路上必然会经历的事情。

不同的沟通方式,造成了孩子的不同思维,表扬会促成孩子的固定型思维,孩子们会认为人的能力是天生的,无法改变,在困难面前会很无助,容易退缩。

而鼓励,会促成孩子的成长型思维模式,孩子们会认为,所有的成功都离不开自己的努力,而困难可以帮助自己成长。

这种自我激励型的思维模式,对孩子们以后走向社会的帮助会非常巨大。

这种坚毅的心性,会让他们在遭遇挫折,无人从旁协助的时候,也可以快速恢复,重振旗鼓。

父母的教育方式,培养了孩子的思维模式。

所以,当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进步时,不妨让孩子们描述他们付出的过程,问问他们的感受,让孩子自己评价自己,以此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当孩子遇到困难寻求答案时,不妨问问他们想要如何去解决,父母们可以尊重孩子们自己的想法,鼓励他们去尝试,即使失败了也没有关系。

因为,我们每告诉孩子们一个答案,就剥夺了他们一次的学习机会。

 05 

塞林格在《麦田的守望者》里写道: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而是守望。

恰当地放手,倾情地守望,才是我们能给的最好的爱。

所以,父母们真的不必将孩子与这个真实的世界隔离开来,而是应该引导他们努力地去适应这个真实的世界。

引导孩子的最佳教育方式,就是不打压,不表扬,而是鼓励,让他们坚信“我能行”。

当他们拥有坚毅果敢的品性时,自然不惧困难的挑战,不畏未知的将来。

能够独当一面,为自己在乎的人,撑起一片天。

这样,即使有一天,父母不在孩子身边,孩子也依旧可以过得很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别成为一个“巨婴”式的大学生,要学会自主,独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mnx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