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喜马拉雅”app里听了刘媛媛的电台,里边都是她关于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某件事儿,某个人,看到的某个微博热搜而引发的一个道理,就是那种所谓的鸡汤,也许是因为自己跟她有着同样的家庭环境,同样的求学经历,当然,上的大学可是不一样的,人家是北大,我只是山西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二本院校。但我很喜欢她的文章,很接地气,跟“得到”里边那些大神给我们传达的完全不一样,所以就会在闲暇时候,在路上听。其实,我当初创作也是受她的启发,觉得我也可以像她一样,每天写写自己对于身边的人,事儿的想法,不同的是,她的读者有千千万万,而我是我唯一的读者。
有一篇文章,她谈到了“农村出来的孩子为什么都混得相对来说比较惨”,我之前也写过一篇文章,分析了为什么同等学位的农村孩子和城里的孩子,但就是差了那么一点,我当时分析的原因是家庭环境,在成绩孩子读马克吐温,笛卡尔的著作时,村里的孩子在家里玩泥巴,叠纸飞机,或者像我一样,每天钻在电视机里,这也为我日后的称号“电视剧通”打下了结实的基础。
媛媛姐给出了这样的结论,农村里的孩子经历了太多,所以她们终于等到毕业了,就想着找一个稳定点儿的工作,“老师”,“公务员”,这在村里边是极为光荣的。而城市里的孩子不用急着挣钱,所以她们会再打拼几年,去一些风险大但利群也高的单位,哪怕最后她们失败了,但他们积累了经验,为日后的创业还是工作都铺好了道路。
想想自己的身边,初中高中读了大学的同学不是已经当了镇上的老师或公务员就是在成为县里市里老师或公务员的路上,说实话,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在备考公务员,我是真的不想踏入。在我内心深处,仍然还想着靠自己试试,看看自己究竟能有多大能耐,我不想把自己的一生早早得什么都还没尝试就局限在了老师这一行,我想试试其他的,我们宿舍人至少目前也都是这么想的。
所以,我想着无论身边的人最后怎么做,我都得出去自己闯一闯,哪怕最后自己还是要回去当老师,但至少我在大牛云集的地方体验了一番,至少我有一天再写文章的时候,再是:如果我当初选择留在这儿,会怎么样?如果我当初先在外面打打工,现在会不会在北京已经有了一套自己的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