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和疏离是我的常态。我内心也还时常会有小时候的感觉---我不太爱说话,但我会想很多,总有种无法说出自己的感觉。
有点像奈良美智笔下的“怪小孩”,带着“轻微的敌意与不屑”。有着桀骜而具有疏离感的眼神,不去讨好谁,也不去讨好这个世界,但是谁也别想欺负我。
时光如水般缓缓流逝,也慢慢的开始与这个世界和解。也许是遇到了很多温暖的人,也许是感受到了世界的有趣,也许因为一朵花,一场雨,一次相遇,也许是因为学了心理学。也许是开始治愈别人和自己。
现在更多的时候,我会以一种柔软安静的眼神看着世界。开放也执着的和这世界有所联结着。
我很喜欢缘分两字。相遇是缘,这是起因,相处是分,这是是过程也是结果。时间会累积情感,也会冲散彼此。所以分我一直觉得一语双关“分”--分量“分”--分别。
这一生也许能遇到很多人,可真正想继续相处的人很少,相处过后还没走散的就更少。我喜欢的是“惟愿无事常相见,相见欢,淡如水,告别之后仍有余味。不起疑心,不落贪念”般的交往。
昨日就因“约饭”遇见了此般的人。
缘起是因前几日,一个朋友转发了一篇推文给我,里面介绍了两个可爱的妹子正在做的一件事“免费上门给500个有趣的人做饭”。打动我的是那一句“做成人世界的孩子”
于吃我有兴趣却时常会做出黑暗料理的囧事--比如前几天我研发的苹果方便面,吃一口,很难忘。
朋友说约了他们,过来我工作室约饭。我有点小担忧。因为我这边刚弄不久,所以厨具及其他东西都很少。并且会担心她们来了发现我没怎么有趣会不会尴尬?
可我这人一向觉得一切发生的都是最好的安排。就这样我买好了菜,洗好菜,煮好饭,像等待多年的好友。静静地等待着。
此后见面也没多介绍或者寒暄,她们就直接说开始做菜。我们一起去了厨房。我买了空心菜,瘦肉,四季豆,莲藕。她们特别默契而快速的开始分工合作,剁肉的剁肉,切菜的切菜。一时间我这个清冷的小居烟火气息很浓。(下图左为我的工作室,右为她们做的菜)
蓦然有些许的动容。一个人的时候,吃的很是随意,像她们这种,不知道遇见的是什么人,不知道买来的是什么菜,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就这样,简简单单的,不预设,不期待,平静从容的用当下看到菜的第一感觉创造出想创造的菜式。
我在旁边,只是看着心情就开始平静下来。
我想她们的这种方式和我做心理咨询接待来访者的方式本质是一致的。我们都是不做预设,不评价,只是感受彼此的存在。只不过她们选择的是用食物温暖彼此。我选择的是用陪伴和关系温暖心灵。
朋友也回来了。朋友显然比我更健谈。三言两语就调动了谈话的气氛。我们坐下来吃吃喝喝。享受着这一顿有趣的“饭局”
外面灯光亮起,洒在门口的树叶上,明暗间,光愈发的温柔缱绻。
朋友说着她的故事,我也分享了这间心理工作室怎么弄出来的前后发生的意外与惊喜。一时间,宾主尽欢。
饭毕,她们想玩玩沙盘,她们分别自己弄了一幅自己的沙世界,也一起合作共同描绘了关于她们公司“与物为春”的愿景。
与物为春,她们说出来的时候我觉得很是熟悉。蓦然想到了这是老庄的那句“与物为春,与人为善”
当时,我脑海中噼里啪啦,想着也许我们本质上追求的可能真的是一样的,“真诚,善意,美好”
这几个字,虽说的轻巧,可真正要做出来,得经过多少岁月的沉淀与过滤。以及执着的对自身的打磨。
不过其实执着于为世界增添美好事物本身就有很大的乐趣。
可乐趣或快乐大部分仅仅发生在某一刹那,更多的时候内心可能会涌现动摇,不安,悲伤,怀疑,否定等很复杂的情绪。只不过我想她们在做着菜的时候会慢慢平静下来于我而言,我面对来访者做着心理咨询时也会平静下来,温柔而坚定。
她们要做的事情---开一家百年传承的店,坚守着“真与善”而我我要做的事情“用心理学真诚的陪伴每一个迷失的人,期待找到内心的丰盈”
我心知肚明,这一路必然会有诸多不理解,不支持。也许还会有大段大段的“水逆时光”。
可好像我们都心甘情愿。
当然,谁都是面上不显山不显水,心底却早已波涛汹涌。
所以我没有对她们说“要加油,你们一定会好”。我觉得鼓励太过于轻飘飘。日后我会带朋友去她们工作室玩以及支持,行动才是最大的善意。
当然我也会远远祝福,希望你们被看见,被理解,被接纳。
脚下的路,虽可能一时看不清楚,可蜿蜒盘旋,路一直都有且路还很长很长。欣喜的是,有意思的人总会与有意思的人相遇。而后衍生出很多的联结。
作为成人世界的“怪小孩”,出走是我们必然的姿态。我们各自追求的目标不一样,于是展现的是我在走我的路,她们在走她们的路。
但活在世上,你好像随时都在期待着,期待着有什么可以看一看的事。有时你疲疲困困,你的心休息,而一到有什么事情来了,你醒悟过来,白日里闪来了清晨。
相遇时,我们静静的不说话,就这样,静静地看着风景。我只是陪着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