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个世纪有一个实验叫“聪明的汉斯”,是一位退休的老师教马学习的故事。这位老师让马儿当众算算术和单词拼写,现场很多人都很震惊。后来有人提出质疑,是不是这位老师给马儿什么提示让马做出反应,人们让老师站在墙后面指挥马做出反应,这次马儿没有做出正确的反应。那个时候的科学家把这个事情归因为马能很敏锐的察觉到受训者给予的微妙信息并形成条件反射。
有意思的是直到2014年心理学家,为100多年的事件翻案了,而且做了更为严谨的实验,最后的结论是说马能分辨大数和小数的,而样本数存在一定随机偏差性。
意思是说,在多变量的环境因素的影响下,生物个体感知和信息加工方式是有明显差异的,生物在不同时间阶段获得相同信息反馈也会形成不同行为方式。
拿现实例子来说:
假设有2大类-学习产品
A产品销售人员向你介绍-我们这个产品课程体系多么完善,而且老师各个都很厉害,就像庖丁解牛的师傅一样,把知识掰开揉碎慢慢喂给你吃。如果你学了很多内容依旧没有收获,那这时候假装班主任的市场运营会告诉你:“那是说明你学的还不够多,多多屯课益处多多”。
但问题的关键,对发散性思维比较强的学习者,这种方式并不适用。因为他们对信息的感知是自下而上的。他们很容易会被新信息吸引,只学会了某个概念,根本没有领悟到这些内容适用场景的多样性。这时候会不自觉去发现更多内容去扩充已达到内心稳定感,但根本没有意识到要自控,反而花更多精力产生焦虑和压力。长此以往的可能会产生的影响就是神奇的a脑波(和创造力、思考力相关的脑波)会直接被劫持,他们会越来越不会思考和创造。
而这样的产品,对于知识结构比较好-聚合型思维的人影响并没有那么大,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大量内容对于他们是增益的,因为他们懂得自控和选择。
再来说B产品
B产品销售向你介绍-我们这个产品非常专业且科学,而且老师会注重你的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如果你渐渐不感兴趣了,假装班主任的产品设计者会告诉你:”多多体验探索,才会领悟知识和快乐的真谛“。说的是没错,句句铿锵有力。
但问题就在于,对聚合型思维的学习者,他们感知信息的方式时自上而下的。如果情境与学习目标背后的结构化知识没有紧密关联,也没有递进的子任务帮助学习者观察和打开思路提升应用的灵活性,面对过于复杂情境,他们可能完全不知道如何解决,也不清楚如何分析。而他们原本对于事物的好奇心和兴趣也会被复杂情境和教师没有设计好的交互方式(例如:某原理应用在表面特征的多样性,老师会把其中奥义和盘托出,学习者并不会产生新奇反而增加无效信息干扰)给渐渐磨灭,那么这种能力的培养便没有精进,学习者并不能很好从情境中把能力迁移出来,应用在其他场景。
而对于发散型思维的人,这样方式反而会刺激他们学习兴趣。但本质在于结构化知识体系隐藏在情境中的单元任务后面,让学习者合作探究建构并不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情,而且需要不断去分类假设验证。
回到话题本身,每个学习者都有符合自身的学习风格,但这种风格会被影响。而且当人无法从自己所能认知范围内预见所带来价值,就会选择比较容易的方法。由此形成一定范围内的评判标准和特定的消费行为。就像现在早教和知识付费,因为很多人都是知识改变命运部分受益者或者是见证者,大家熟悉受益方式是讲授法和死学法,那会形成一种意识就是只要把知识灌进脑子里面记住就好了,如果没有记住原因就是自己太蠢或者老师教的不好。或许到未来我们又会形成不同认知和接受方式,但对于自我学习风格探索会受很多因素影响,我们对于知识有效性、体验性、效果是也是受多变量影响的。
感觉说了那么多结果都一样,其实并不是。
或许无法去证实上面两类产品哪个是真正的好,但充分尊重客体差异,不强制抢夺注意力,为学习者留下充足的探索和思考时间,或许是一个产品从现在一直走下去的很关键一个要素,知易行难,共勉。
参考文献:
【1】Gabor, V., & Gerken, M. (2014). Shetland ponies (Equus caballus) show quantity discrimination in a matching-to-sample design. Animal cognition, 17(6), 1233-124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