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这样的我

作者: 立青儿 | 来源:发表于2017-09-03 21:31 被阅读28次
    遇到这样的我

    学生时代,第一篇文章在酒至半酣的父亲辅导下完成,那时父亲一边打着麻将一边引导我就地取材讲述“我的醉爸爸”这样一个平凡而又生动的人物,没想到隔日便被老师作为范文拿出来点评,说文章生动而感人,这样一篇父亲即兴之下的辅导之作从此开启了我对写作的热爱。

    在此之后的学生岁月中,我沉溺在对写作的爱好中,中学时代的作文课永远是我的至爱,也是在众多枯燥的课业中唯一一节让我的耳朵沉醉到充血的课程。

    还不仅仅是这些,父母曾经是我文章的第一批粉丝,每当母亲坐下来静静读我的文章时,我便会战战兢兢地在旁边拿好一条毛巾,母亲的泪水对我来说是最大的奖赏与鼓励,那时我喜欢写抒情文章,写我身边的每一个人:辛苦的母亲,嗜酒如命但却宠爱我的父亲,因为舅舅们的嫌弃而不得不寄身于女儿家的外婆。我的语言没有夸张的修饰,也没有太多华丽的辞藻,只是从孩子单纯的角度描述我眼中的他们——我心疼着的他们,但就是这样的语言,却轻易打动了他们饱经风霜的心。

    那时候,哥哥远赴北京参军,每月一次的家书,都是父亲布置给我的功课,我欣然接受,却不满每次寄出前,父亲总是要做第一个读者,并用一种类似专业的态度来点评,继而让我修改,尽管其实他只是一个初中毕业并没有专业文学知识的农民。

    现在忆起,我应该珍惜并敬畏,因为从此以后我的人生中并没有出现过任何一个能静下心来读过我文章的人,或者是一个肯给我的文章提出中肯意见的人,我知道,也许以后也不会再有。

    遇到这样的我

    高中的时候,开始学写议论文,搜集素材,阐述论点,用尽力量写出来的文章,却总似乎欠缺一把火候,老师的作文课上,我变成了那个“李明,韩梅梅等等作文写的好”中的等等的行列。

    于是经历了人生中的第一次被骗,为了证明自己,从一本课外书的广告页找到了一个投稿广告,把自己的文章邮寄了过去并支付了高昂的五十元所谓评比费,连续吃了一个月的方便面的结果是,我获得了某某报社颁发的“优秀文章”的奖状,并且通知我还可以继续参加评比并刊登,前提是要再汇二百块的评比费用,那时的脑袋里根本没有产权,著作权之类的词汇,没有再寄过去二百块钱的原因仅仅是因为我囊中羞涩,那是我两个月的生活费。

    遇到这样的我

    大学以后,写文章变得越来越少,没有老师像高中那样硬性要求必须要写日记,选择的专业也不需要写作文,人性中的惰性拉着我向那个看着似乎更随性、“快乐”的自己走去。只有偶尔的时候,会觉得自己还是与那些虚度平庸的人有所不同的,除了专业外,还可以有一些专长,这些念头涌上来的时候,偶尔也会在某个深夜奋笔疾书,直到天空泛起鱼肚白……

    但是,也许是环境使然,我离规律性的写作越来越远,只是凭借着曾经还算通顺的表达在偶尔的一次征文比赛中得到了优秀的奖状,却在沾沾自喜中忘乎所以。我接受来自室友,同学羡慕的表情,赞扬的声音,却从未意识到这些赞扬我的同学中,甚至没有一个人读过我的文章。而那些评比的人,只是医学系学生会的学生而已,在文学方面的专业性,也许他们远远不及我的父亲。

    很久之后我才明白这件事情的可能性,但是却是在脱离了写作这件事多年,并且那个大学时间的奖状代表了我到目前为止所能追溯到关于写作我所达到的最高水平的时候。

    遇到这样的我

    工作之后,兜兜转转,也曾梦想过找一份与写字有关的工作,但多年的荒废,却让我望而却步。

    于是只敢在填写简历的时候,在专长那一拦战战兢兢地写下“写作”两个字,然后,又像一个做了亏心事的恶人一样,用手指在那两个字上面搓了又搓,希望它能褪色到可以看到有字不至于空着但又看不到是什么字的程度,一如我那个荒废了多年埋在心底的梦,若隐若现。

    也许我还是爱着写作的,我近乎肯定。比如有些晚期拖延症患者的我从别人的文章中了解到简书后立刻马上便加入它成为其中一员;比如“爱财如命”的我可以在抢了一百元的微信红包时无动于衷,却在得到简友两元钱的打赏时欣喜若狂;又比如,前方即使看不到微光,我却依然选择相信,不是要成为作家,而是,我也有那么一件真正热爱的事情,可以让我拼尽全力。

    想不到主题的时候,我就这样简单地讲一些关于自己的故事,我相信,这个世上或许总有另一个“我”,也许能从我的有一些经历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不求感同身受,只希望他坚信:写作是一件很美好的事,值得我们一生追随!

    在简书相遇,你我注定是朋友,前路漫漫,携手同行!

    遇到这样的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遇到这样的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mvj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