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刷了到个视频,内容虽没有特点,但语录声音有力地说:“半个过去了,你离新年定下的目标还有多远?是不是觉得立目标时激情彭拜,似乎整颗都燃烧,心跳加快?你是说了,可又做了多少?”
我在问自己,甚至刨根问底。我就是这样,对于外界抛出来的问题,非得让自己去反思自己。
内心在反问自己,过年定下的目标时什么?是啊,是那种一说就忘了,时隔半年,有些东西退出了我的记忆。
好在,当时特意写下一篇新年目标,是文字在刻画那时的痕迹,不然,都会觉得没了活过的影子。特意翻看了文章,说更文要达到40万字。我也在自己闲暇写下一些小碎片,我知道数字往往不能代表什么,比如有字数,没有质量,同样不能事半功倍去提升自己。
我只有一件事情坚持了三年,目前早已经与我的日常融为一体。健身赋予我许多的可能,比如体会到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我都觉得都是小问题,因为在健身之初皮肉体会到的苦都会让我外界的苦不过是假想,压根还没到伤我的地步。
我们在不断地探索外界,用新奇的心态去接纳外界的美,比如看到别人拍摄一张张精美的照片,然后内心深处想到自己拿起相机对准美景构图,于是暗自下决定买了相机,写了摄影技巧。
其实,我不知道今后到底走哪里去,但是我想在探索的过程中多去发现多个可能,然后用开始的星星热情坚持下去。我想多寻找一些有趣的事情,然后用我的时间倾注,所喜欢的一定不是靠硬撑坚持,而是热爱。
在时间里,我习惯了来回切换,看视频学习几个小时之后,放音乐阅读电子书,又或者在电脑上将书籍内容打字出来,这样印象特别深刻。在享受阅读的同时,也锻炼了手指的灵活度,总觉得格外好。
我的眼界小,所以喜欢走进书里去看看别人的另一个人生,那种滚烫的人生,看着看着就心动了。文字总能给人启发,就像作者说那怕被其中的一句话所影响,书籍就有了意义。我想,我在被影响的那刻,也是寻找到意义。
我喜欢阅读灵修类的书籍,总能在文字里看到自己身上带有的各种模式,都是需要察觉,慢慢地看见。
看过的书籍,可能就是仅仅看过了而已,为了学会了反复读,正如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想作者的观点,不可能都能理解和接受,都是需要时间去体会,感受内心生出来新的定义。
是看书,我知道了许多新观念,有了去培养爱好的习惯。一段时间,一个观点特别火,内容是“把钱和时间投在自己身上,让自身成为一个转换器,在时间里慢慢发酵,创造出来新鲜而充满价值的东西。”
把小钱话在看得见的地方,去提升能力,因为可能性无法去预测小钱的价值,慢慢靠近,想要不是贪心,但前提是必须立刻行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