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工作?这个问题在《第三章 形成》中便能找到答案:人类是宇宙赛事中以参赛者身份存在的一员,那么如果不成为参赛选手会有什么后果,已经有了详细的解释。工作也是参赛的一种方式。
7-1 什么是工作——工作的本质
人非生而知之,人们只能通过学习,才能掌握生存的知识。现代教育,为提高每个人的学习效率,把学习变成了生产式的系统,所有人都能通过这个系统,快速的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术。有了这些技能之后,人们才知道如何解决问题,才知道如何具体的行动,这种能解决问题的行为就是工作,正是有了工作,人们才算是开启了属于自己的人生——这便是工作的作用。
每年,我国都有几百万的年轻人,他们经过教育系统的训练,获得了一些能力,他们急于找到一份工作开启自己的人生。但是,我们常会听到许多不满,要么是找不到工作;要么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要么是工作不愉快频繁的换工作。总之,现在的人心中总是充斥着一种心情——迷茫!我也曾经有过这样的感觉,根本不知道人生的路该如何走。这其实是现代教育系统造成的一种副作用,目前的教育系统主要的任务,是教我们学会某项具体的知识,因此在这个系统中我们会花大量的时间去练习。老师和家长很少给我们解释学习的意义,或者他们觉得根本没有必要解释,因为身边大量的信息已经在告诉你为什么。然而,我们太容易被表面的现象蒙蔽,直觉常常都是假像。
那么,应该如何理解工作这件事呢?
首先,我们知道,职场和学习一样也是竞争,我们也知道竞争的规则都一样。所以,工作和学习其实是一回事,只是比赛的项目变得不同而已。工作和学习,对于人的一生而言,意义都一样,在本质上属于一种行为。许多人之所以离开学校之后便觉得迷茫,是因为,我们把工作当成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一种从没体验过的行为——大多数人认为工作是一种赚钱的行为。如果,我们把工作继续当作学习,一切就又回到了学习的行为逻辑上,学习是我们熟知的行为,我们知道学习成绩的好坏,对自己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那么,工作和学习真的一样吗?
学习中,我们通过作业来练习某个知识点,这些作业实际上,是老师为我们假设的问题,我们需要用所学的知识点来解决这些问题。这个过程的本质就是,用已知的逻辑去解释和解决别的问题,只有通过大量这样的练习,我们不断的扩展对这个知识的应用范围,我们才知道自己是否掌握了知识,这一点在上一章中就有说明。
工作中,我们同样面对解决问题,只是这一次的问题不是作业本上描写的假设问题,而是真实存在的问题。我们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做作业时一样,所以我们在工作中解决问题时,同样是对知识的一次练习和验证。
学习和工作,唯一的不同是,问题出现的方式不同。前者,因为要提高学习的效率,不能等着问题发生时才学习,所以,老师会主动提供问题让我们来解决;后者,我们等到问题的发生时,才去解决这些问题。然而,我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却一样,因此,学习和工作属于一种行为。认识到这一点之后,我们对待工作就应该当成作业练习一样,作业练习可以让我们更好的记住和应用某个知识点,工作也一样。
没人真的认为自己学习是为了老师或别人,个人成绩的好坏对老师来说真的意义不大,所以,我们不会为了老师不给一百分就不去学习,不会为了天气不好、空气不好等等,这些外部环境不适就不去学习。然而,我们却会为老板给钱不够而不认真的工作,会因为工作环境不好而不认真的工作,好像工作对我们来说并没有好处,是一种损失。我们之所以认为工作和学习不同,是发现在现实中,工作收获是钱,学习收获是分数。其实,我们在自己骗自己。我们能理性的认识到,学习不是为了分数,分数只是判断学习的成果,是一种奖励。但却用另一套逻辑告诉自己,工作是为了钱。然而,我们又相信,工作能力越强、工作效率越高、工作成绩越好,就越能获得更高的收入——钱是对工作的一种奖励。
现在,我们纠正了这个逻辑,工作的本质并非难以理解。这对我们如何找工作和如何工作都很有指导意义。现实中工作当然要有收入,但正确的逻辑是,先把工作做好,才得到更好的收入;而非有更好的收入,才把工作做好。竞赛比的就是效率。学习比分数高低,分数是学习效率的一种表现形式,做题越快能力越强。工作当然比的也是效率,别人一天完成的工作,我用半天完成,我的效率当然比别人高,多出来的半天时间,我能完成更多别的事情,因此,我的工作量就比别人多,我当然能得到更好的收入,但是这样的能力是需要训练才能提高的,而训练的项目还是工作,这和刻意练习的道理一样。因此,如果想提高收入,最好的办法是,主动找一些工作任务来帮助自己提高工作效率,而不是等着任务安排被运的练习。
总结一下,工作其实是技能训练,属于刻意练习,本质上是学习的一部分。在学校的时候是老师为我们安排了训练计划,而进入社会之后,需要自己来制定这个计划,当我们把工作当成学习的时候,企业就是学校,领导则是出考题的老师。根据这一原则,我认为可以用下面的思路进行职业规划:
第一步,思考一下自己需要提升哪些能力,最好是自己感兴趣的技术;
第二步,应该研究一下,有哪些工作可以帮助提高这些能力;
第三步,统计一下这些工作所对应的职位,和提供这些职位的企业;
第四步,把这些企业按优秀等级排个序;
第五步,刚进入职场,工资的高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一个可以进行训练的工作;
第六步,收入不高意味着工作效率太低,主动找出那些可以提高自己工作效率的事情来进行练习,可以更快的提高收入;如果企业给的报酬不足,也不要紧,有更好的企业愿意聘用工作效率高的人。
第七步,当前的能力提升到一定熟练程序后,选择更有挑战性的职位或企业,继续这样的练习。
7-2 付出就有收获,但付出不一定能赢,只有赢才有回报。
“不好好学习,就会怎么样!”,“成绩不好,你将来就会没出息!”,“如果你不想怎么怎么样,就该如何如何!”在成长的过程,我们多多少少都听过类似的话,这里面的逻辑是——“如果不这样,就会那样!”。为什么不换成另一种说法呢——“如果这样 ...... 将来就会......”。
两句话,看似表达着相同的意思,却包含了不同的逻辑:
在第一种逻辑里,我们认识的关系是——只要不做某些不好的事,愿望就能实现。
在第二种逻辑里,我们认识的关系是——只有做到某些事,愿望才能实现。
很明显,第一种逻辑有问题,不犯错不等于能实现目标。真正符合现实的是第二种逻辑,只有在正确的方向上做对的事,才能增加实现目标的概率。然而,我们长期被灌输着第一种逻辑——过于强调犯错的后果,久而久之,我们便以为不犯错就是一种付出。以至于现在许多人根本未曾付出,就理所当然的认为自己可以获得回报。
现实中,就算付出不等于会有回报。我们去河边钓鱼,就算准备得很好,拥有专业的技术,也付出了许多时间,最后能不能钓到鱼,却不一定。这些行为只是增加了,钓到鱼的概率,并不意味着一定就能钓到鱼,如果不付出这些行为,那就肯定钓不到鱼。这个道理很容易理解,但是我们还是常常会犯逻辑上的错误,许多人把付出和得到回报划上了必然的因果关系,进一步的认为只要努力就能成功。然而,真正的逻辑是——付出努力,肯定能得到的收获是自己能力的提高,除此之外的回报,都没有确定性,但是付出努力能增加获得回报的概率。这就好像多买了几张彩票,多买不一定会中奖,但会增加中奖的概率。
近期看到一篇报道:某程序员离职报告上被了一句“任务未完成时因个人原因离职”,结果导致后面招聘的公司都不敢用这名程序员。事件的起因是因为这名员工入职时淡好的条件未被满足,然后越做越不开心,最终选择离职,结果就成了现状。自己也有些工作上的朋友,大家在聊工作的时候总会提到自己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的事,我想多数人会碰到这样的事。类似的事件都有两个指标:外部环境和完成任务。以该事件为例:程序员因为外部环境未达标而选择不完成任务。这里的完成任务的定义是可交付的事,意思是你经手的事属于成品,不需要返工,不一定是整个项目的完成。本件事的外部环境嘛,要么是钱未给足,要么是员工心目中那个“理想的条件”未达标,这些条件五花八门,甚至有只拿钱不做事的想法——“吃空饷”。
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外部环境和完成任务的因果关系,本质上就是工作与回报的关系。到底是外部环境决定着任务能否完成?还是任务的完成决定着外部环境的改变?谁是鸡是谁蛋?
是因为包部条件达标才能把工作干好,还是工作好才能有好工作条件?
是因为有好的学校才能学习好,还是学习好才能进到好学校?
那一种改变,更容易实现:
是自己改变外部环境更容易,还是完成自己那份任务更容易?
是改变别人更容易,还是做好自己更容易?
答案,显而易见。但是我们却经常听到下面这些观点:
别人工资高工作还很轻松,自己工资低做的事还很累。
就给这点钱,还想让人把事做好。
一个月工资就这点,做多做少都一样,凭什么要多做事,对自己又没什么好处。
我把事都做完了,其它人不就没事做了。
凭什么要我来做,我又不多拿一分钱。
工作环境这么差,哪会有好心情,没好心情怎么做好事。
这些想法背后的逻辑是:工作,意味着自己会有损失;做好工作,意味着自己会有更大的损失。人们却常常任由这样的逻辑,指导自己的行为,在工作中就容易产生负面情绪。之所以许多人会存在这样的认识误区,我认为还是和教育系统的训练有关。在学校,好成绩与你付出的努力成正比,成绩好可以获得许多正反馈——名誉、成就、友谊、赞赏。这个过程中,我们会慢慢建立起“付出后就应该得到回报!”,这样的逻辑关系。但在真实的世界,这样的逻辑关系并不成立。在真实的世界,付出努力,仅仅意味着你在参加这场竞争,只有赢得竞争才有回报,而参加竞争并不意味着一定会赢。
获得回报的条件
现在,我们知道,付出与回报并不是必然的因果关系。之前如何存在错误的认识,会让我们产生各种负面的情绪,降低工作效率,最后造成的损失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什么样的情况下更容易获得回报?这里的回报主要指的是金钱。
要认清楚这一点,我们还得回顾一下之前讲过的“竞赛机制”——判断输赢的标准是时间。首先,进入职场之后,我们可以选择两种工作方式:
第一种,加入一个团队去参赛。
第二种,组织一个团队去参赛。
两种不同的选择,对应着两个问题:
第一种会碰到的问题是,“别人为什么需要我?”
第二种会碰到的问题是,“我为什么需要别人?”
然而,仔细想想,两个问题拥有相同的答案。既然这样,我们就从自己的角度思考,因为自己的需求最真实。
假设这样的场景:我每天都要和一个客户洽谈一笔业务,每个客户的业务都一样,是设计一幅广告。这两个工作我自己都会,正常情况下,我上午洽谈好,下午开始设计,第二天就可以交付,这样的情况下,我一个人就可以完成这项工作。一段时间之后,每天来的客户增加到了两个,这时候,我需要多花一倍的时间洽谈业务,也需要多花一倍的时间去做设计,如果还是自己一个人,就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这些工作。当然我可以把这些工作排上日程,一点一点的完成,但是这样一来,客户等待的时间就会增加,体验就会变差,而且当来的客户越来越多,我每天除了洽谈之外,就再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设计,实际上这就超出了个人的能力范围。因此,我现在需要一个帮手一起完成这项工作,任务的流程还是没变,只是现在由两个人来工作,我负责洽谈,另一个人负责设计。
从这个简单的场景中不难发现,我们在工作中需要别人的原因是,自己在规定时间内无法完成工作。这里最重要的是,自己没有时间来做这些事,而不是自己不会做这些事,自己一个人能完成的事情,根本不愿意花钱再请另一个人来做——我们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才需要和别人组成团队一直工作。如果一起工作时的效率还没有自己一个人的效率高,那我就不需要别人的协助,也就不需要组建团队。因此,效率,才是判断是否需要招人的关键。
同理,团队为什么需要我?答案还是因为工作效率,而不是因为团队中的人不会做这件事。团队需要我的理由是他们没多余的时间来做这些工作,这一点认识非常的重要。这意味着,我加入团队之后,团队的工作效率必须提高,如果我加入之后工作效率未改变甚至降低,那团队根本就不需要我。一个团队之前二天能完成的工作,在你加入之后还是二天完成,这只能证明你的付出还没有价值,这时候给你回报,实际上是用团队的利益在补偿你个人。
因此,获得回报的前提是——能提高别人的效率,能节省别人的时间。只有这样,别人才愿意用其它资源(钱)来交换。如何帮助别人提高效率?首先就得自己有效率,而提高自己的效率需要不断训练。
基于上面的逻辑,可以得出工作的核心原则是——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而效率、能力、回报,三者成正比。因此,在具体的行为中,一切有利于提高效率的行为,都属于对自己有利的行为。例如: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的同时,帮助同事提升他们的工作效率。还是有不少人,在工作中只管完成自己的工作流程,他们甚至会嘲笑那些做错了事的同事。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这样的行为也在降低团队的工作效率。
能帮助他人更好的解决问题,自己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7-3 团队中工作的基础——有效沟通
人的行为受认知的影响,而每个人的认知就是对事物背后逻辑的认识。我觉得讲清楚逻辑比讲具体的方法要好,方法只适用于具体的问题,只有逻辑像数学公式一样属于原理,认清这些逻辑之间的困果关系,才会引导自己做出正确的行为。所以,前面才讲了学习和工作的基本逻辑,我认为认识和理解这些逻辑,足以让人们作出正确的行为。
但在这一小节,我想介绍一个具体的工作方法。现在的工作基本上都属于团队的协作,而团队的工作方式和个人不同。这是因为,对于个人而言,行为容易受自己控制,我们天生就懂得操作身体,因此个人的工作效率比较容易提高。然而,团队的集体意识个体很难控制,你也不能直接控制别人的身体,因此,我认为有必要解释一下团队工作最关键是什么。团队工作更像是驾驶手动挡的汽车,需要掌握基本的操作手册,才能更有效的完成任务。
古时候打仗,大将们拼命厮杀,不见得能够攻城略地,但那些文臣就靠三寸不烂之舌,就可以合纵连横,占大便宜,这就是有此人拥有强大的沟通能力。那么,什么是沟通呢?很多人以为说话聊事情就叫沟通,把说服别人看作沟通,争取别人的理解和支持,看作为沟通。这都没错,但是沟通分单向和双向。我们现在用微信分享一条信息,属于一次单项沟通。如果,有人回复就变成了双向沟通,
什么是有效沟通呢?既然叫有效沟通,那肯定就存在无效沟通?用通俗的话说,有效沟通的意思就是,我知道我说的东西你听懂了,你说的我也明白,而无效沟通则是,我们有一个人不知道对方说的是什么。这个道理虽然简单,但要认真的理解这一点,还得用到我们之前讲过的“对象模型”,在“对象模型”中,任何事物的组成都有层级,所谓有效沟通,就是要用同一层级的认知来交流。比如,你和一年级的孩子讲数字,就不能用到负数。
这里,我们要了解两个概念,“共知”和“共识”。“共知”的意思是说,大家都承认相同的秩序,有些东西,双方都知道,属于共知,比如说,双方都知道圆是种什么形状,这就是共知。第二个概念,“共识”。共识是指这个东西不仅事情本事大家都知道,而且大家对这个东西的认识,是一样的。有效沟通的目的,就是达成共识,而达成共识的前题就是建立共知。
团队的任务是大家一起解决问题,每个人对问题都会存在不一样的看法,所以每个人对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会不同,这就容易造成行为上的冲突。在没达成共识之前,是不可能完成任务的,即使进行下去,效率也会很低。根据我的经验,在共识没形成之前,通常任务是进行不下去的,只会在矛盾的地方一直打转,绕来绕去,就是不满意。
因此,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团队日常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建立“共知”,具体的行为就是多花时间共同学习和理解一些概念,建立起相同的认知层级。这样在工作的时候,就能少花时间去解释这些概念。到了需要协作解决问题的时候,先要花大量时间把问题是什么认识清楚,要所有参与的成员都认同这一点,然后才是分配具体的任务到成员身上。
总之,双方的共知的东西越多,共识越多,沟通的效果就会越好,而未知的东西越多,双方进行沟通的难度就越高。所以,要想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就必须要尽量增加共知的比例,增加共识的比重。要想达到好的交流效果,非要把共识的面积搞到最大不可,这些工作一定不要等到,要具体解决问题的时候才开始。
那么,该如何去增加共识的比重呢?老实说,这种具体的技术太多,我认为没有绝对的方法,我们既然知道了其重要性,只要可以促进交流的方法,都可以尝试。比如,一起参加培训,经常开交流会,讨论各自的价值观等。
7-4 对待工作的心态
从学习阶段进入到工作阶段,竞争比赛仅仅是换了个内容,赛事规则还是没变。工作是我们人生中需要扮演的第二个角色,也是时间最长的一种角色。完成一项工作会给我们带来幸福感,现代心理学已经证明,当你专注解决问题的时候,会进入到一种忘我的状态,这种状态会让人感觉幸福。我认为最好的工作,是既能帮助你提高能力,顺便还能为公司创造价值的工作。对于准备进入职场的朋友,应该把能力的提高放到第一位来考虑。“工资低,能提升能力”和“工资高,不能提升能力”,两者之间,“工资高”不是入职者的首选。
努力工作收获的是自己能力的升级,并不一定带来物质的回报。物质的回报是某种资源交换,只有可以为别人提高效率的人才能获得这种回报。牢记这一逻辑关系,我们就知道自己该如何工作。提高效率,就是对秩序和流程的改进,因此,一切有利于提高的工作效率的工具都应该主动学习。除了个人需要提升技能,当你成为领导者的时候还需要管理别人,而管理者是教练,你的任务是让训练被管理者,让他们的能力得以提升,在这个训练的过程中,顺便帮你完成你的工作任务。最佳的管理者应该像一名乐队指挥,把每个员工安排到适合他的位置上,自己起到协调的作用。
作为一个职业工作者,我们应该把团队或企业当成一个系统,而个人就是这个系统中的一个零件,我们需要明白自己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系统之中,我们在系统的什么位置,我们工作的内容从谁那里接收数据,工作后又输出(交付)给谁。接收、加工、输出的全部环节都是个人需要负责的环节,但从全局考虑,还应该把上下环节方也考虑到。最糟糕的情况是,成为一个完全被安排的对象,所有的事情都由管理者直接告诉员工在细节上做什么和怎么样,成为这样的员工非常的被动,没有控制感,就像木偶一样。
提升效率的方法,实在太多,也不是我的想说的重点。我真正想说明的是,这些具体的方法能干什么,我们为什么需要学这些方法,比如管理学、经济学、哲学、艺术等,意义在哪里。当我们知道世界变化的大方向,认清技术进步的本质是提高效率,那么,当新技术来临的时候,我们就不会看不见它,也不会看不起它,能理解它的影响范围。互联网刚发展的时候,许多人就曾看不见也看不起它,不知道它的价值所在,当互联网逐渐影响到日常生活的时候,许多人又觉得自己被时代抛弃了,融入不了这样的生活。未来,更多的技术会被发明出来,当你理解了这些技术到底在提升什么效率的时候,就不会有迷茫感,反而会更加期待。
这个世界是讲理的,我们对待工作不能只看自己,得看我们处在整体的什么位置,我们在这个位置上起什么作用,这才是我们作为个人安身立命之术。顺应变化的规律,人要做的就是面对现实,我们肯定会遭遇失败,但是只要我们从失败中学到东西,进而改进,就能更快的适应新的环境。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人生最有意思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