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老师出身的朱老师很认真地提出一个观点:“艺不养人”。
他说这个话的理论依据是,他曾经在文艺下乡方面帮助过几个村子,他联系投资商出资,联系设计院设计,为村子里建起了功能先进的乡村戏台。建好戏台后,他又请当地以及市里的几位名角来村子里演出,演出不仅给村名们带来了文化生活的享受,同时也给演员们带来了丰厚的收入。
这样的演出他连续举办了三年,今年他没有操办这个事,结果有几位名角都主动打电话问他什么时候再演出,同时也表示很乐意参加他组织的演出活动。
从这个现象出发,朱老师的观点是艺人们其实是挣钱不多的。因为他们挣钱不多,所以对朱老师举办的演出活动有兴趣;因为朱老师操办的活动票房好,这些名角们都不惜主动打电话,希望能够继续得到这样有赚头的演出机会。
他还举例说,就连那些美协、书协等等,只有协会会长和极少数的艺术家的作品销售的不错,就连副会长们也挣不了多少钱。
有很多在自己的业务范围内取得了一定成就的人,往往会忘记专业领域之间有很大的不同。即使很多行业的运行之“道”是有极大的相似和共通之处的,但不同行业的运行之“术”却有这巨大的区别。很多人成为一个行业内的专家后就喜欢用自己的人生阅历来解释一切行业和一切事物,这种情况是比较麻烦的,因为他们身上的专家光环会影响很多人,让这些人以为专家说得就是对的,却忘了问问发言的到底是哪方面的专家。
朱老师的局限在以艺术为职业的人眼中是非常明显的。
首先,他将职业追求和人生成功的标准定义为挣钱多少上。挣钱多就是成功,否则就不行。为什么说“艺不养人”呢?因为艺人们挣钱少,只有少数人能挣钱,其他大多数都挣钱都不多。就连当地的名角都要主动巴结他,希望获得能挣钱的演出机会。
第二,他用市级县级著名戏剧演员作为衡量艺人收入的主要标准。我们应该能够想到,一方面是随着流行文化的侵袭,戏曲艺术早已呈现出逐渐没落的态势。不要说市级名角,就是省级名角也只主要活跃在乡村戏剧舞台上,城市里的演出机会和观众群体都越来越少了。这是大环境决定的,不能从戏剧名角身上推导出整个艺术群体都是低收入的结果。另一方面是,市级县级名角打电话争取演出机会固然有挣钱的真实想法,但争取在观众人数比较多,演出影响比较大的演出活动中多多参与的机会,同样是名角们热切需要的。名角们一样要经常在舞台上露面才能保持名角的声誉和影响力,这和领导们在电视上的曝光频率是有相似之处的,那位领导要是好长时间不在电视新闻中出现,人们一定会猜测,同时他的影响力就会降低,甚至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如果不能经常在舞台上露面,名角的光环同样会大打折扣。还有一方面是,朱老师一定没有体会过艺术家在创造演绎艺术作品时获得的心理成就感,这种精神上的满足和陶醉感给人带来的快乐可能比金钱重要得多。优秀的艺术家在创作和表演的过程中,首先收获的是成功表达内心感受的满足感和作品呈现出来之后反馈给内心的美的体验,往往这样发自内心的优秀作品也能带来一定的经济回报,但金钱是艺术的副产品。
如果真的是“艺不养人”,那么千千万万的艺术家都是怎么活下来的?如果只有收入可以代表艺术的目标和追求,那艺术一定会灭亡,当然也就用不着通过艺术“养人”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