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合氯醛是儿童中镇静最常用的药物。用法为口服10%水合氯醛50mg/kg,起效时间为15~30min,达峰时间约30min,维持时间约为60~120min,镇静成功率为70%~90%。治疗剂量的水合氯醛药效温和,药物不良反应小。大剂量使用水合氯醛(>75mg/kg)可能造成呼吸抑制和心肌抑制,最大剂量不能超过1g/d。
苯巴比妥也是儿童镇静较常用的药物,常用静脉注射和肌内注射两种给药方式。静脉注射剂量为1~2mg/kg,给药后3~5min起效,作用维持时间15~45min。但可能引起呼吸抑制和低血压。肌内注射剂量为2~6mg/kg,给药后10~15min起效,作用维持时间60~120min。
咪达唑仑是最常用于麻醉/镇静的苯二氮䓬类最常用于麻醉/镇静的苯二氮䓬类药物,可采用静脉注射、鼻腔给药、口服三种方式。咪达唑仑可以单独作为小儿镇静的药物,也可以作为静脉全身麻醉的辅助用药。
右美托咪定是近年来较常用的镇静药物,其优点是不会引起呼吸抑制。用于小儿中深度镇静最常用的方式是鼻内给药。鼻内给药时可以使用特定的鼻腔给药装置喷鼻也可以用注射器滴鼻,镇静成功率均能达到80%以上。
丙泊酚是最常用的静脉镇静麻醉/镇静药之一,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苏醒快、术后烦躁发生率低等特点,非常适用于小儿全身麻醉。对镇痛要求不高的操作可以单纯使用丙泊酚静脉麻醉即可,对于镇痛要求较高的操作可以采用丙泊酚复合阿片类药物麻醉。
氯胺酮具有很强的镇痛和镇静作用,可用于有明显疼痛刺激操作的麻醉/镇静。小剂量静脉注射(0.5~1mg/kg)即可达到较好的镇静效果。其主要不良反应为气道分泌物增多,通常需要与阿托品、长托宁等抗胆碱类药物合用。
阿片类药物通常在有疼痛刺激情况下,作为麻醉/镇静的辅助用药使用。芬太尼、舒芬太尼是长效阿片类镇痛药,作用持续时间为30~60min。阿片类药物在使用剂量较大、推注速度过快时可能出现呼吸抑制和胸壁僵硬等并发症。
吸入麻醉药:
七氟烷是小儿吸入麻醉的首选药物。其血/气分配系数低,故利于麻醉诱导,麻醉深度和清醒速度更易于调控,肝肾副作用小,血流动力学稳定,镇痛效果好,具有一定的肌松作用,可单独用于有疼痛刺激操作的麻醉/镇静,但容易出现术后躁动。
氧化亚氮常用于口腔科门诊治疗的镇静。其麻醉诱导与苏醒迅速,麻醉作用较弱,镇痛作用较强,对循环功能影响小。在使用过程中需注意出现弥漫性缺氧的风险。有肠梗阻或阻塞性肺疾病的患儿禁用。
区域阻滞麻醉:
区域麻醉包括局部浸润、骶管麻醉、髂腹股沟神经阻滞、腹横肌平面阻滞、臂丛神经阻滞、腕管阻滞等。区域组织麻醉对呼吸循环的影响较小,通常与全身麻醉复合使用,既减少术中全麻药物特别是阿片类药物的使用,缩短术后苏醒时间,同时也可以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常用于操作时间长(>2h),对呼吸循环干扰大的检查治疗。但该麻醉方法可能引起气道损伤,出现声音嘶哑、延迟的喉头水肿等,建议常规拔管后行雾化。
对于没有静脉通路的患儿可采用6%七氟烷+6L/min O2吸入诱导;对于已有静脉通路的患儿可直接静脉注射丙泊酚2~3mg/kg诱导,待患儿入睡后追加阿片类药物和神经肌肉阻滞药,待达到插管条件后根据手术方式选择经鼻或经口置入气管导管。
使用喉罩的全身麻醉:
使用喉罩的全身麻醉适用于短时间(<2h)手术/操作的麻醉。该麻醉方法能保持气道通畅,可进行辅助呼吸,可不适用肌松药物,患儿苏醒快。放置不准确偶有术后咽喉痛和软组织损伤。使用过程中需注意喉罩漏气可能造成胃胀气而诱发呕吐。
END
图文编辑 | 麻医台
图片来源 |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