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两会,不太关心,如果不是今天发生的红与蓝记者翻白眼事件,让我印象深刻了一回,我都差点忘记两会还在开着。在红衣记者长篇大论又红又专的提问中,蓝衣记者的白眼,也让网民大大地娱乐了一番。
据说,从网上流传的消息,这蓝衣记者可能会遭到处罚,尽管只是在人群中多翻了个白眼。其实大可不必,在这盛世之下,对不喜欢的看不惯的,翻个白眼,这点自由,还是应当有的。翻白眼不是在给盛世添乱,阻止才是。我国是个法治的国家,没有哪条法律规定不能翻白眼,这点应当是共识。
历史上也曾有翻白眼,也没有受到处罚。据《晋书·阮籍传》载: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常言“礼岂为我设耶?”时有丧母,嵇喜来吊,阮作白眼,喜不怿而去;喜弟康闻之,乃备酒挟琴造焉,阮大悦,遂见青眼。
阮籍“旷达不羁,不拘礼俗”,嵇喜庸俗,虽为吊母丧而来,阮籍仍作白眼对之;嵇康高雅,且同为"竹林七贤"之属,故阮籍对以青眼。嵇康和嵇喜,只不过是从阮籍那里得到两种不同的待遇。
从东汉末年到东晋末年,礼教几乎成为虚伪的代名词。阮籍跟礼教唱反调,也不过是“不失其赤子之心”。杀戮名士之多而闻名的晋朝,也没有因为阮籍翻白眼而被开除出竹林七贤之列,更没剥夺其职位,阮籍最后反而做到了步兵校尉。
如果连翻下白眼这点自由都没有,何谓道路以目?
《史记·周本纪》:“三十四年,王益严,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在路上遇到不敢交谈,只是以目示意。
据史书说,周厉王施行暴政,受被他宠信的大臣荣夷公唆使改变周朝原有的制度,把平民赖以谋生的许多行业,改归王室所有,一时间民生举步维艰。召公就对周厉王说:老百姓已经受不了啦。厉王不听劝谏反而采用特别手段对付人民,他派人去卫国请了很多巫师,在首都镐京巡回,偷听人们的谈话,凡经他们指认为反叛或诽谤的人,即行下狱处决。这样一来,举国上下不再敢对国事评头论足了,就是相互见面,也不乱搭腔,而是道路以目。
周厉王高兴地对召公说:我能够统一思想,不再有人敢胡言乱语。借这机会,召公就发表一通常常被后世引用的高论:“您这是强行封老百姓的嘴,哪里是老百姓真就没有自己的想法了啊。要知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老百姓也是一样的道理啊。”当然,这番话周厉王听不进去,老百姓还是敢怒不敢言。
三年后(公元前842年),平民们最终不堪忍受,攻入王宫,把周厉王放逐到一个叫彘的地方。
“杀戮无辜曰厉”。周厉王的谥号“厉”字,非常形象地概括了他的这段杀人止谤的历史。司马迁在《史记》里评:“幽厉昏乱,既丧酆镐”。
这个社会没有这么多的伟大光荣和正确,周朝没有,晋朝也没有。看不惯的,翻个白眼。一个没有恐惧的社会,就是当遇到不喜欢的看不惯的,可以放心翻翻白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