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岳阳楼记》关键词:多读多思多写·豪壮悲情的励志篇

《岳阳楼记》关键词:多读多思多写·豪壮悲情的励志篇

作者: 晨LM | 来源:发表于2020-05-05 06:39 被阅读0次

    《岳阳楼记》关键词:多读多思多写·豪壮悲情的励志篇

    1.初中学过的文章就再也没有认真去读过了。而今再重头读两遍,才慢慢有了自己的理解。经典之文,当多读才是。

    2.开头交代写作缘由。“记”是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当读到第二段,作者说,前人备述矣……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可见作者重点不在写景,而在抒情。抒什么情呢?

    3.作者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他抒发的不是一己之情,而是众人之情,并且他将不同的景和情结合起来写。三四段作者分别写了不同时期的景下会产生的情,写人的悲喜大多由景来决定,最后总结出哲学性的道理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甚至再深一层表明先天下之忧而忧,乐天下之乐而乐的大胸怀。

    4、教授的重点分析在于范仲淹情志的层次和境界上,和我有点相似,但是我的分析明显过于简单,而教授就非常详细,并且有理有据。

    5.范仲淹其实并没有到过岳阳楼,他是凭着天才的想象写成此篇流传千古的杂文。

    6.文学形象构成的关键,就是把客观的山水的特点和主体的情志特点结合起来,光有观察力是不够的,最关键的是要以想象力构成的虚拟的境界以主体的情感置气,对客观景观加以同化,进行重塑,这就需要化被动的反映为主动的想象,想象的自由取决于主体审美的优势。

    7.文章的立意之高,关键就在于这个“异”字上,就在这异乎寻常的思想高度上,不屑于做模式化的颂歌,不屑于做应酬的恭维,而是在这样宏大的景观面前展开情感和志向的评述,

    8.作者从容不迫,一层一层地揭示“异”所包含的情志内涵:

    第一层,在悲凉的景色面前,岳阳楼上闻人的情感,把悲凉的情感与这么宏大的空间视野这么壮阔的波澜相结合,是很有一点特异气魄。

    第2层,笔锋一转写的是春和景明的季节则产生了另外一种特异的与前面感情完全相反的感情,范仲淹把欢乐写得气魄宏大,风采,文采风流。

    三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一己之感受为基础的悲欢是不值得夸耀的,值得夸耀的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这种幽绿的特点是崇高化了的,其次是理想化了的,在黎民百姓未能解忧,未能安乐之前,就不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这种理想化的情感不是太严酷了吗?

    很高的标准,不要说一般文人所能达到,就连范仲淹自己也是做不到的,他自己就写过一系列的为景物而喜以一己之悲的词,比如苏沐泽,那么这首词却没有给读者虚伪的感觉,相反无一例外的乡愁所感动,为什么呢?

    这时范仲淹自己也处于被贬的地位,因此在里面勉励自己,对自己的思想情感提出了比平时更严苛的要求其次,在文体上获得解释,在范仲淹那个时代,诗和文是有份。有分工的,诗言志是独特的情感世界个人士,感情甚至儿女私情,而文以载道文章的社会功能比诗歌严肃得多,也沉重得多,道德不是个人的而是主流的道德化的,甚至是政治化规范化的意识形态。在散文中人格往往带有理想化的色彩,而理想化一方面是理念化或者概念化,是不讲感情的。

    后面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讲理,更有哲理的色彩了,不是不应该有自己的忧和乐,而是个人的忧和乐只能在天下人的忧和乐之后,这就构成了高度纯粹化的人生哲理,高度的哲理就是高度的理性,这种。先天下之忧是永恒的,有后天下之乐是绝对的了,这不像是哲理的全面性,而是抒情特有的绝对化,这种情就是情志,是和哲理结合在一起,不过相互渗透,是情理交融。

    9.节奏上铿锵有力,本文虽为古文,但并没排斥平稳的优长,而是吸收了许多骈文的对账手段,精致的对仗有利于对景观座跨越时间和空间的自由概括,使得文章显示出雄浑的气势。

    他是在古文的自由句式中,适当运用篇文的句法来调节,可以说,把骈文在节奏上的整齐和散文节奏上的自由结合了起来,显得情彩和文彩交融,情绪活跃潇洒自如。

    我只看到情,没有读出志,理解还是很浅显的。多读多思多写,方能有更深刻精准的理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岳阳楼记》关键词:多读多思多写·豪壮悲情的励志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ndpg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