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自认为还很年轻的我,已步入了不惑之年。掐指一算,母亲今年已整整68岁了。
忙忙碌碌了一学期,应该是一学年了,这几天终于有时间呆在家里陪陪年迈的老妈。好在妈妈血压偏高偶尔头晕之外,身体一直还不错。
妈妈除了平日里照料自己、做好家务之外,经常帮我们做着各种吃食。蒸一大笼子馒头,烙一摞锅盔,蒸一叠懒面皮……周末回家,总会盘问我们想吃啥,打搅团、搓麻食、辣子素汤面……换着花样做给我们尽享。每次走时,大袋小包鼓鼓囊囊装一通吃的。我们偶尔也会狼心狗肺地嫌做得太多发着牢骚。
喜欢种菜的我种了一院子的家常菜。天旱的那些日子里,早晚妈妈都得一盆一盆地端着水浇,也许太累人了,也曾在我跟前絮絮叨叨。我们就买了20米水管,可我们走后她就把水管子收起来,觉得太浪费水。就像她一直极少用电器做饭、坚持烧柴火一样,似乎觉得这些都太过奢侈。我也多次埋怨她:老娘,都像你一样,还在原始社会,时代怎么进步!每当这时,妈妈总会被我逗乐,但之后仍然还是那么简约。
也难怪她总放不开手脚贴补家用,母亲幼年时外公就离世了,据说那时小舅才一岁多点,大姨不过10多岁。外婆一个妇女带着5个未成年的孩子,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熬得多不容易。母亲早早地就参加了生产队的劳动,替家庭挣些许的公分,补贴孤儿寡母的糊口饭。
嫁给父亲,生活也不景气。家境贫寒的父亲脾气还很暴躁。记得小时候,村里隔三差五两口子吵架打架似乎是家常便饭,父母也是其中之一。一直到我初中毕业那会,似乎这种现象才少有发生,但意见苟同、口舌之争习俗见惯。从小到大耳濡目染,其实作为子女挺揪心的。所以我成家有了孩子后,我一直奋告自己:一定要给孩子一个温馨幸福的家。
中午,妈妈又关切地问我吃什么,我正在看杂志,觉得似乎没胃口,也没说出个名堂。妈妈就说咱搓麻食,她让我看书去。读完一篇文章的间隙,我侧耳听见从厨房飘来妈妈歌声。仔细一听,妈妈在一边做饭,一边唱圣歌。听这歌声,她一定很悠闲,很乐乎。本想去给妈妈搭把手,偶尔也曾有过这种情境,但我去了歌声却没了。我怕搅扰了她此时开心的雅兴,所以只有静静地坐在屋里聆听她的歌声。
此情此景在我小的时候就曾已印入脑海。记得住老屋那会,我们是锅头连炕。我趴在炕上写作业,妈妈在锅头做饭,一边拉着风匣,一边悠闲地唱着圣歌《圣母玛利亚》。那时我还不太会怎么唱歌,在我的记忆中,妈妈的歌声是那么悦耳动听,现在想起来都觉得美滋滋的。如今,妈妈虽然已年近古稀,但她的歌声亦如当年,丝毫也不逊色。
当然,妈妈偶尔也会显得烦躁,也许是身体不适,也许是劳累疲乏,或许是心情不畅……但我看得出,这种坏情绪,她是在极力控制的情况下才有所显现的。老妈,女儿不孝,真难为你了!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
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
这话真真切切,确确实实,我的女儿都已亭亭玉立了,在妈妈眼里,我还是个孩子,也一定会一直是妈妈心里的孩子。
妈妈,感谢你43年多来对女儿的关爱和呵护。在我心灵深处,你永远是那个任劳任怨、勤劳朴实、艰苦朴素、坚强善良、体贴女儿、疼爱子女的好妈妈。
妈妈,你是女儿坚强的后盾,你是我们家庭的支柱。女儿会为你祈祷,祝福你永远永远健康长寿!
2017年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