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离开人世,给无助的黛玉带来无尽的伤痛。小小年纪就失去母爱,黛玉仿佛坠入无尽的深渊,即将被无情的吞噬。
幸好,黛玉没有被遗忘,外孙女的遭遇,贾母在千里之外时刻关注着。贾母暮年之人,心爱的女儿骤然离她而去,锥心之痛,难以言表。她心伤爱女的离世,更心疼外孙女的遭遇,特意派人去扬州,要接黛玉来荣国府,由她亲自抚养。
贾母的好意,林如海铭感于心,为了让女儿有个依靠,他狠下心肠力劝黛玉前往荣国府。
一边是外祖母的殷切致意,一边是父亲的执意要求,黛玉纵有万般不舍,也只能含泪拜别父亲,启程前往荣国府。可怜的姑娘,母亲去世没多久,和父亲的离别很快又到来了。
这位钟灵毓秀的女孩,带着还未平息的悲伤,千里进京,来到荣国府。在荣国府里,她有幸遇到今生的挚爱——贾宝玉,从此,有个人不离不弃的守护着黛玉,为了她甘愿牺牲一切。
黛玉和宝玉的爱情传奇,就是一部偶像剧。特别是刚开始那一段,完全是按照标准偶像剧的模式来演绎的——相识开始于一场误会。几百年前就创作出这个永不落伍的套路,《红楼梦》算得上是偶像剧的开山祖师。
两人还未见面,黛玉已久仰宝玉的大名,坏事传千里的大名,他顽劣异常,他不喜欢读书,他不听父母的教诲,简直是一无是处。这正是偶像剧男主角的标准设定,偶像剧中男主角的设定一般都是豪门中的叛逆,不愿屈从家族的安排。宝玉作为荣国府的接班人,完美的符合这一设定,真可谓“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世人理解不了他不向世俗低头的傲骨,于是纷纷制造出各种谣言来诽谤他。
既然从未见过宝玉,黛玉了解宝玉的唯一渠道来自于各种传言。依据传遍大街小巷的流言蜚语,黛玉作出了自认为合乎逻辑的判断,她这位表哥很不怎么样。
除了误会,所有偶像剧中,男女主角在爱情道路上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常常碰到不少障碍。特别是男主角的母亲,经常是男女主角爱情的最大绊脚石,她趾高气昂警告女主角的那段话:“你根本配不上我儿子,以后别再缠着他,否则休怪我不客气。”是众多偶像剧中屡试不爽的经典台词。这样的设定,是王夫人逃不开的宿命。
还没等王夫人出击,黛玉自动送上门来了。
初到荣国府,黛玉拜见贾母,见过诸位长辈和姐妹,独独没见到宝玉。宝玉去庙里还愿,要天黑才回来,男女主角的首次见面不能太平淡,要带点波折,这样才有足够的悬念。
按照礼节,黛玉前去拜见两位舅舅,贾赦在家却避而不见,贾政倒真的不在家,斋戒去了。贾政和宝玉都不在家,这么难得的好机会,王夫人当然不会错过,她专门坐在屋里等着黛玉过来,趁宝黛二人见面之前,她要给黛玉一个警告。
不过,王夫人警告黛玉用的套路,在偶像剧里不常见。她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摆出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向黛玉大倒苦水,说宝玉是家里的混世魔王,顽劣异常,各种乱七八糟,最后归结为一点,劝黛玉不要接近宝玉,以免惹来大麻烦。
王夫人怎么擅自改偶像剧的套路呢?唉,她也不想啊,王夫人做梦都想霸气十足的给黛玉来个下马威,可现实条件不允许啊。偶像剧中的女主角一般都是灰姑娘设定,豪门恶婆婆当然可以想怎么欺负就怎么欺负。黛玉不同,比灰姑娘要强一点,她是贾母钟爱的外孙女,有了这道护身符,王夫人哪能随便欺负黛玉,只好改变套路,来了招苦肉计。
这招苦肉计很成功,成功的把黛玉搞的晕头转向:“舅母是不是中邪了?哪有当着外人嫌弃自己儿子的?看来这宝玉比传言更糟糕,嗯,必须和他保持个十里八里的距离。”黛玉够狠的,十里八里的距离,宝玉岂不是连荣国府大门都进不来了。
王夫人的劝告证实了传闻,黛玉心下再无怀疑,她毫不犹豫的答应了,凭黛玉孤高自许的个性,根本懒得理会这种乱七八糟的人。唉,黛玉答应的太草率了,不过这不能怪她,实在是王夫人的套路太意外了。
有了王夫人的“忠告”,黛玉根本没兴趣见这位“活宝”。不见又不行,宝玉可是贾母的心头肉,算了,将就见一面吧。黛玉为见面准备了一些表情,冷若冰霜加神秘莫测,翻译过来就是“你给我哪儿凉快到哪儿呆着去”。
辛辛苦苦准备了半天,不料到头来全白费了。晚上宝玉回来,向贾母请安,黛玉在人群中看了宝玉一眼,她大吃一惊:“好生奇怪,倒像在哪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
快,太快了,一般偶像剧因误会而相识,再到相爱,怎么也得来个一到两集铺垫下剧情吧,这里倒好,只看了一眼瞬间就进入一见钟情模式,可能是前世残留的记忆,或者是今世注定的缘分,一见钟情本来就有种宿命的感觉。黛玉万万没想到,只看了一眼,两人还没说上片言只字,宝玉就已经走进她的心里。
宝玉没来得及和黛玉相见,他向贾母请过安后,赶着去见王夫人。换了衣服,宝玉再次回来,两人才正式见上面。不再急急忙忙,宝玉有功夫细细的看黛玉,美,不是一般的美,依稀是世外仙株下凡尘,恍惚中,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宝玉脱口而出:“这妹妹我曾见过的。”
宝玉所言和黛玉所思竟如出一辙,这就是传说中的心有灵犀吗?黛玉不得不感叹造化的神奇。
一见面就感觉似曾相识,是一见钟情的经典桥段,初次见面的二人,俨然再现了这一经典桥段。
光一见钟情不够,宝玉对意中人的要求可不少,宝玉随即提出了一个他最关心的问题:“妹妹可曾读书?”
需有颇深的文学造诣,是宝玉对意中人的基本要求,他可不想两人将来在花前月下时,一个说“千里共婵娟”,另一个说“婵娟啥玩意儿,能吃不?”
黛玉回答的很谦虚:“不曾读书,只上了一年学,些许认得几个字。”
宝玉不是傻瓜,相反他聪颖过人,一见黛玉自信的表情,心里有底了,他不由得更加欣赏,不错,还蛮谦虚的嘛。
宝玉心里顿时乐开了花,黛玉来了,幸福的生活还会远吗?不远,就在眼前招手呢,真是越想越美。忽然,宝玉想到一件事,挺重要的,必须马上问黛玉:“可也有玉没有?”
问的没头没脑,连朝夕相处的姐妹都莫名其妙。黛玉刚来没一天,哪里弄得清宝玉的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她心里不乐意了:“什么意思?脑筋急转弯?对不起,本姑娘不奉陪。”她先来一句“我没有那个”,接着恭维一番“想来那玉亦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
本以为这样的回答滴水不漏,肯定完美到令宝玉大声喊“林妹妹好棒”。哪知惊悚的一幕出现了,黛玉的回答一下子捅到了马蜂窝上,宝玉顿时狂性大发,他摘下玉狠狠的向地上砸,边砸边痛骂:“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
这下乱了套了,把一屋子的人吓的不轻,她们抢着去捡玉,贾母急的搂了宝玉:“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
黛玉哪见过这场面,她吓得扶着心口:“哦哟,把我这小心脏给吓得,这母子俩都有病吧?”
宝玉不知从哪里冒出来一堆歪理,他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说:“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这么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
听了宝玉的话,黛玉气的差点吐血:“这是什么理由!啊,这是什么理由!天哪,我今天碰到的都是什么人啊!”
黛玉错怪宝玉了,宝玉说的理由听上去有些乱七八糟,但是宝玉砸玉完完全全是为了她。
宝玉是含玉而生,这样的异象传遍京城的大街小巷,实在是太离奇了,不八卦一下,都不能算是帝都的百姓。从宝玉记事起,亲戚朋友常常开玩笑:“宝玉呀,你是含玉而生,将来娶的老婆不能太普通,也得有相配的东西啊。”
你说这些大人是不是吃饱了撑的,整天吓唬小孩干嘛。这不,把宝玉给吓坏了,他整天提心吊胆,就怕哪天有个丑八怪来到荣国府,说自己有和玉相配的物件,那宝玉怎么办?必须娶她吗?那还不如找根绳子自行了断算了。一想到这个,宝玉吓得没事就到庙里祈愿,祈求老天不要让这样的噩梦发生在他身上。
更可怕的是,一旦宝玉有了中意的对象,偏偏这对象是个寻常女子,没有什么天生的物件和玉相配,难道宝玉只能将爱埋在心底?
现在黛玉来了,命中注定出现了。宝玉忽然有种强烈的预感,这通灵宝玉将会横亘在他和黛玉中间,成为巨大的障碍。他急切的想知道黛玉“有玉没有”,这对宝玉,对黛玉都是至关重要的。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宝玉急了,拼命想要砸掉通灵宝玉,砸掉他和黛玉之间的障碍。
通灵宝玉没有砸坏,担心的事很快发生了。黛玉当时没有理解宝玉的疯狂举动,不过,随着一个人的到来,很快有人拿通灵宝玉做起了文章。阴影逼近之下,黛玉逐渐明白了宝玉砸玉的良苦用心,宝玉这么做都是为了她。
即将到来的这个人是谁呢?她就是宝钗,宝黛初会时,她已经在前往荣国府的路上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