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出来晒太阳,打开了壳,正舒服着呢,飞来一只鹬鸟。鹬鸟急忙伸出长长的嘴,想啄蚌肉。蚌也赶紧把壳合上,夹住鹬鸟的嘴。
鹬鸟半天挣脱不开,一生气就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干渴死你这只蚌。”
蚌也不示弱:“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活活饿死你。”
两个争执不下,谁也不让谁。正僵持时,来了个渔翁,连鸟带蚌一起抓住,带回家去了。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个典故出自于《战国策》。赵王想攻打燕国,苏代前往游说,他用鹬蚌比喻燕国与赵国,而把对六国虎视眈眈的秦国比作渔翁。
如果燕赵打到精疲力尽,两败俱伤时,秦国进攻两国就不用费吹灰之力。而燕赵两国真正的敌人是秦国。秦国实力强大,且有一统天下的雄心。如果赵国发兵进攻燕国,正中秦国下怀。
听了苏代的进言,赵王经过权衡,停止发兵,以便保存实力对付秦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