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给大家分享一则有趣的小故事:
1918年,马寅初在一次演讲时,有一位老农问他:“马教授,请问什么是经济学?”马寅初笑着说:“我给这位朋友讲个故事吧:有个赶考的书生到旅店投宿,拿出十两银子,挑了该旅店标价十两银子的最好房间,店主立刻用它到隔壁的米店付了欠单,米店老板转身去屠夫处还了肉钱,屠夫马上去付清了赊欠的饲料款,饲料商赶紧到旅店还了房钱。就这样,十两银子又到了店主的手里。这时书生来说,房间不合适,要回银子就走了。你看,店主一文钱也没赚到,大家却把债务都还清了,所以,钱的流通越快越好,这就是经济学。”
看完后大家是不是感觉怪怪的?
一步到位的做个解释,这其实是个典型的三角债,只要在特定的场合大家聚在一起,相互之间信息对称即可抵消,其实有没有那十两银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债务可以围成一个圈(recycle)就可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