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囊》这本书,第一篇就让人知道,这不是一个让人开心的书,里面的内容是作者蔡崇达将自己这一生很珍贵,很在乎的故事通过文字一点点呈现出来。
最让我深受感触的是第一篇《皮囊》。
90多岁的老阿太已经满嘴无牙,说话漏风,但仍旧坚持用自己的小脚丈量小镇的街道。
就是这样一位老人,有着自己的人生智慧:“肉体不就是拿来用的,又不是拿来伺候的,如果整天伺候你这个皮囊,是不会有出息的,只有会用肉体的人才能成才。”
阿太不仅是这样认为的,也是这样做了,就算是切断了手指,都能够异常冷静;就算是女儿去世,也能够不流一滴泪。
老阿太的生活观朴素却又真实:我们的生命本来多轻盈,都是被这肉体和各种欲望的污浊给拖住。
一副皮囊,不论精致好看,老话说人不可貌相。不论外表多么坚实,怎么伪装,终究有朽败老去的模样,每个人都会有多幅面孔,只要被揭开那层皮囊,你会发现脆弱不堪,但只要内心有所寄托灵魂可以安放,就足够了。
整本书都是作者身边的人事物,通过作者的笔,我们看到了倔强的老阿太,残疾的父亲,对生活勇敢又无助的母亲,自尊心强烈的文展,少妇张美丽,厚朴等等,一个个人物鲜活而个性分明。透过蔡崇达先生的眼睛,我们也看到了那个闽南小镇的各种风情,看到了他人,也看到了不一样的人生。
最后,用这本书中的一段话分享给大家:
“对那些我正在爱着或者曾经爱过的人,我希望你们明白,我多么希望付出全部为你们停留,如今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你们刻在我的骨头里,即使时光列车拖着我的肉身一路远行,至少你们的名字和名字牵扯的记忆,被我带走了,这是我对时间能做的唯一反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