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悬念、铺垫与伏笔(1)
文/张爱敏
也谈悬念、铺垫与伏笔今天下午第三节评第四单元试卷时,针对现代文阅读《萨拉的夏天》的第3小题:
联系上下文说说第二段划线句“她数了一下,至少有20艘渔船在湖面上,但她看不到湖的对岸”在文中起到哪些作用?
学生有的说是铺垫,也有说是伏笔。我都表示认可。但为什么是铺垫?为什么是伏笔?大多数学生都不知所云。
于是,针对这个考点,我做了一个微讲座《悬念、铺垫与伏笔》。
首先,明确基本概念。
1.何谓悬念?
悬念就是人们由持续疑虑不安而产生的期待心理,在故事中是对情节悬而未决、结局难料的安排,以引起观众及与之其后果的迫切期待心理的一种写作技巧。即安排一些情节,以求情节跌宕起伏,吊起读者胃口,吸引其往下读。
如朱自清的《背影》开头第一段: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这里的“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即开篇扣题又设置悬念。为什么不相见二年余?为什么最不能忘记他的背影?这个背影有什么非同寻常的意义呢?从而吸引读者急于探寻答案。
再如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环境描写:
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
大年夜的晚上,又冷又黑又下着雪,这个小女孩为什么光着头赤着脚在街上走?她是干什么的?她为什么不回家呢?
就这样,满怀对小女孩的命运的关注,作为读者我们急于想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
当然,悬念有时候也可能是对人物的神态、言行或者心理的刻画,亦或是文章题目设疑,如《谁是最可爱的人》《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等。
2.何谓铺垫?
铺垫,也称铺叙衬垫。是为了突出后面要出场的主要人物、事物或要发生的事件,先对次要人物、事物、事件进行铺陈描述,来烘托、引出重要的情节和内容的一种表现手法。简单地说,就是作者在写文章时,用一系列非主要情节和细节做为主要情节发生发展的准备作为高潮到来之前的序幕。我们把这种用铺平垫稳和铺平垫高的写作技巧,就叫铺垫。其特点通过做准备、打基础、作陪衬和烘托为主要情节蓄积酝酿的过程。一般是起铺垫作用的这段文字交代完之后,下面要写的主要内容马上就是紧承前一段文字而来的,是上一段文字刻意强调的。
如鲁迅的《孔乙己》的最后一部分:
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
这一段自然环境描写,以“秋风越来越凉”“初冬”“靠着火”“穿棉袄”等来暗示天气已经很冷了,这样就为下文写孔乙己的悲惨遭遇作铺垫。
铺垫也有很多种,如鲁迅《孔乙己》中的环境铺垫,开头一段由二十多年前咸丰酒店的布局引入,这其实就是社会环境,也为下文孔乙己宁可穷死也不愿意脱下那象征着读书人身份的长衫,穷到活不下去走上偷窃的道路,还百般为读书人的偷窃作冠冕堂皇的狡辩。
再如都德《最后一课》中的气氛铺垫。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