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时代,一切生产力都以刀耕火种原始状态存在。女性承担着生育和协调家庭一切劳动力的责任,母系社会的女性地位无比崇高。
但随着水稻种植的推广,男性承担着更多的劳动生产力和对外战争维护种族生存的责任。在奴隶制社会男性地位就超过女性。从而在中国2千多年的封建王朝中女性沦为男性的附属品。
以男性为主的皇权至上和儒家思想对女性的条条框框的束缚不断加强。女性地位始终是很低的。但也有每个时代突出代表女性人物如:上古女娲娘娘,螺姐,王昭君,萧太后,武则天,慈禧太后等等。特别是武周和慈祥太后2个时期女性地位迎来相对短暂的辉煌时刻。
因为2千多年来一直秉承一夫一妻多妾制,以宗族血脉为纽带降低女性地位。这是有权有势有钱的特别设置的规则,而对于那些底层老百姓来说连吃饭都要靠地主家的耕地和靠天吃饭的活,不打光棍就已经很不错了。
有些战争比较频繁的朝代男性自然会男少女多的现象。如现在乌克兰,越南等国因战争导致国内女多男少的不平衡状态。男性自然在婚恋中相对会好一些。
但在中国古代因医疗水平,饮食起居等等方面因素人的寿命相对低,年轻结婚年纪相对就早。有时为了提高国内的结婚率和人口出生率。政府会颁布针对适婚男女不结婚的处罚特别是对女孩的处罚力度更大。
随着明清外来物品玉米,番薯的传入和政府对底层人民劳动力的解放。康乾盛世时中国人口已经过亿了。但女性的真正解放要到国民政府后针对女性运动的解放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条文,特别是新文化运动后对女性的解放使其地位进一步的提高。
一夫一妻制以法律条文给予保障,女性可以读书和参与社会工作等等。特别在改革开放后,越来越需要女性参与社会生产劳动,女性经济上的独立,自由平等等思想的解放,受教育的提高,重男轻女思想导致男女比例进一步拉大。资本家的捧杀,婚嫁扭曲高彩礼,生活成本的增加,社会保障制度的进一步完善等等因素。结婚率和出生率双双年年下降,人口老龄化加大。
这也是社会进步发展的表现,进入了西方发达国家无可避免的人口老龄化,出生率出现负增长的怪圈。
但中国地大物博,人口基数大。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想有待进一步继承与传递。中国式的人口问题是有能力解决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