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简友广场想法
明月,你遥寄了多少情思(原创)

明月,你遥寄了多少情思(原创)

作者: 夜空一星 | 来源:发表于2023-04-21 09:38 被阅读0次

    月亮,既是一颗绕地球而转的美丽卫星,更是人们遥寄情思最适合不过的意象,古亦然,今亦然。

    那些耳熟能详的名句,无须刻意想起,随时都在眼前:“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头上的这轮明月呀,从古至今,你曾被多少代人传颂,又遥寄了多少人的情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李白看窗外的一轮明月,不由得想起了远方的家乡。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对月突发奇想,表现的是一种由独而不独,由不独而独,再由独而不独的复杂情感。若说李白咏月最有气势的当属“明月出关山,沧茫云海间”这句边塞诗。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这是杜甫儿时对月亮的好奇和想象。“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则是他略显悲壮的旅夜书怀。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的《山居秋暝》向世人展示了超脱红尘,回归自然的美好心境。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更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将其原本孤寂、悲伤之情变成了豪壮、豁达的情怀。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苏轼在中秋月夜,思念弟弟苏辙的一片深情。“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苏轼的这句词与李白的《月下独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诠释的是天人合一的理念。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对月思夫万般柔情,堪称描写爱情的空前绝佳之作,读来令人怦然心动,感慨万千。

    当然也有民间隐士吟出的“一枕清风明月,半山孤绝烟霞”的豪句,同样让人沉醉。不是么,与清风、明月、烟霞为伴的生活,就是这么的惬意。

    一位哲人曾说过,艺术的使命是拯救人的灵魂”。

    当然,艺术和自然交融的美,是无法拒绝的,特别是当你捕捉到了美,并将美融入到心灵深处时,美便无处不在了。

    我们知道,生命是需要呵护、关爱和休养的,生命只有在平和、怡美、温柔和宽容的状态下,才可以自在的生长,尽情的舒展,才有机会从容的梳理思想,进而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遗憾的是,我们身边许多人的许多时候,总是奔波忙碌于纷攘琐碎的日常生活中,不再理会花开花落,月晴月缺,也不再想听潮起潮落的声音,更不再想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观景象。

    学者蒋勋以为,我们是生活在美与逝去之间。大自然中的各种变化,特别是那些惊艳时光的美,会让我们生命里面有一种充实富裕起来的感觉,甚至让人禁不住热泪盈眶。

    是的,我们常常就会有如此的感觉,那是因为在你的潜意识里,知道它们都在不可挽留地消逝,而且此时的景,非彼时的景,任凭你千呼万唤,永远也找不回来。

    不可不承认,现今的我们精神变得萎靡,情感变得麻木,浮躁的心理使一些人失去了许多原本可以信手拈来的乐趣,这是何等的遗憾和悲哀啊。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我们何不投身大自然的怀抱,迎日初看日落,借明月清风来关照一下内心,温润一下灵魂,特别是让浮躁的情绪安静下来。

    人真的不该缺失自然的教化,更不该被同化,人的心里应永远燃烧一团不会熄灭的火焰,而且不论面对怎样的逆境,都要有仰头望明月,寄情山水间的豁达和乐观,决不能让自己陷入世间庸俗的泥潭。

    就在本文即将收笔的时候,正值冬夜零时,我站在窗前,分明看到了一轮明月正高高地挂在了天上。

    哦,月光是如此的美丽,生活是如此的美好,尽管今夜我已无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明月,你遥寄了多少情思(原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nod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