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五分钟内让你以20字限制概括你的人生哲学或者是思维认知体系,你会怎么答?
我想大部分面对这个问题是很懵的,甚至有可能连问题还没有很好理解。
越早弄清楚这个问题,你的人生才能越走越清楚,而不是被动接受命运的各种“羞辱”。
如果人生面对的人和事都是固定不变的话,那么所谓认知、思维这种东西就变得无关紧要。但恰恰是,我们的人生,一直在变。你不想改变,时代也会裹着你,不得不变。
那你是往上升还是往下掉,这时候,你的思维认知方式是决定你怎么看待事物、理解他人以及解决问题最最本质的影响因素。
当我第一次听到这样问题的时候,是在大三,那是一场线上面试。面试官是比较有经验的记者,还是老牌的传统媒体出身的。他们问我:“请问可以讲一下你的思维认知模式吗?你是用什么思维方式判断问题的?”当我听到这样的问题,我的第一反应是,思维不就是脑子想的东西吗?哪有什么方法理论的!
后来,我明白,一直自诩有想法的人,也只不过是没有思想性的人罢了。我以为我读过那么多书会懂很多,但其实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只有输入没有输出,连自己的思维体系都没有的人,怎么去认知这个世界,怎么真正解决问题?
于是我不断地去寻找,去筛选,去构建适合我的思维认知体系。
回到刚开始的问题。如果你问我:“你的人生价值观是什么?”我以前会说:“喜欢就要全力以赴。”而现在,我的人生追求的是“了解自己,了解他人,让世界更美好。”
这是我在《为孩子重塑教育:更有可能成功的路》里读到最深刻的一句话。恰巧的是,我在另外一本书《三重专注力》也看到类似的话。《三重专注力》里面提到,我们的当下的教育是知识割裂,各个学科独立不关联,这影响了我们怎么看待自己,对待别人和这个世界,也就是系统思考的能力。
把自己当做一个系统,把你和别人的互动当做一个系统,把你的存在和其他所有人的存在都看作一个系统,探究你和整个系统之间的影响是什么样的关系,你处在系统的哪一个位置,你的不同举动分别会给整个系统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哪一个做法才是最好的路径,这就是系统思考。(若想更深的理解,建议可读读丹尼斯·舍伍德教授的《系统思考》)
那系统思考有什么用呢?它有多重要呢?怎么培养呢?
简单来举个例子,环保这个问题大家应该不陌生,也许还曾做过一些努力。那么,如果你曾有想过为环保出一份力的话,你做过最大的努力是什么,持续有多久?
如果你把自己当做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一个系统内的存在,你意识到你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这个系统的呈现,虽然影响效果或许从表面看不出来,当并不意味着你无关紧要。当你拥有系统思考的能力,你会开始真正关心这个世界,因为你是系统内的一部分,你会想让它变得更美好,而不是成为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当我不断去提升我的系统思考能力,我会更容易将自己抽离于事物之外,以更广的宽度和深度来看待问题,更容易理解那些“面目可憎”的人的难处,更容易找寻到各种系统内的可能性。
那如何培养自己的思维认知模式?不断刻意练习,培养多元思维模型。
对于我而言,一万小时定律实在太过于遥远,不妨把目光放当下的每一个小时。天赋的差异性其实并不是技能性的先天优势,而是领悟能力的反应速度。如果不能成为天才,那就追随天才的脚步,不断在每一次进阶过程思考、实践、反馈修正,直至领悟到下一个知识/技能层面。你说你读书都有超过一万小时了,怎么就成为不了作家,怎么就不能出口成章呢?因为你没有领悟的过程啊。
另外,去接触不同学科,多涉猎不同学科的书,你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才会趋于完整。尽可能多地积累多元化的思维模型,因为这是能帮助我们在分析自己所处的现实时,有更多个角度和解决问题的工具。这也是我们为何提倡多元化的原因。只有看到多种角度,你才有多种可能。
那么,问题来了,这似乎听上去好难的感觉,我都无从下手了,怎么办?
人生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当我们脱离了学校之后,为什么我们会停止学习呢?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第一次做人,那么学习怎么做好一个人难道不是我们一生所要追求的吗?保持终身学习,以开放的心态去认识新的事物和人,不断完善我们的知识体系,让世界因你的存在而更美好,这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吗?
我并不是说要把自己想象成对世界有多重要,好像没了你世界就完蛋一样。而是你要无比重视你和世界这个关系质量,加强你和世界的联结,让自己成长进步,那么,这份关系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和喜悦。
说到这,有人可能会说:“这个世界对我充满恶意,我为什么还要关心它?”世界本不是乌托邦,你本不是主宰,没有人能事事顺意。你能做的,就是像经济学一样,研究如何利用有限方式去实现你人生无限愿望。这又涉及到自我教育的可能性。(论自我教育的可行性及局限)
一直以来,我都在用自己的人生来做一次试验,假设先天条件不是那么尽人意,那么有什么方式方法让自己过得更好,并且是可复制借鉴,能带给任何一个人一点点启发,也算一件小小功德。
我知道,这事很难,听上去也挺不靠谱的,姑且就当一个理想主义者的美好情怀。假如没实现,至少我曾经努力过。
你呢?
以上,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