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了互联网时代这么多年,我们发现这样一件事情,自己以及周遭的伙伴越来越离不开网络,离不开手机,总是有事没事掏出手机随便划几下,看看微信、刷刷抖音、打几把农药、吃几只鸡……时间就这样无知无觉的消逝了。即便以上的行为你没有做,你觉得打农药、刷抖音这种行为太低级了,你利用网络学习、充电,报了网络辅导班付费聆听了大咖的讲座,充实了自己的灵魂。
然而,以上种种,都同样的让你陷入了一个怪圈,陷入了产品经理给用户营造的虚拟美好的世界,当你们从那个世界抽离出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脑袋空空,一无所获,只有时间的流逝告诉你你又度过了碌碌无为的一天。
我们是如何陷入这个怪圈,一步步成瘾的呢?美国作家尼尔·埃亚尔和瑞安·胡佛的书籍《上瘾:让用户养成使用习惯的四大产品逻辑》这本书将会向我们剖析一个产品是如何牢牢抓住用户的心,让我们欲罢不能。该书蝉联美国亚马逊畅销榜20个月,据传硅谷每个人都在讨论这本书。
对于产品经理而言,该书对于如何开发产品,如何吸引用户使用,如何使用户对产品长期投入有很深的借鉴意义;对于用户,可以了解自己是如何一点点陷入上瘾的情形之中,如何在使用产品的同时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
该书首先介绍了习惯的力量,接着讲解了上瘾模型的四个阶段:触发、行动、多变的酬赏、投入。
要想用户使用一个产品,并对产品产生依赖,就要让用户惯性的使用该产品。用户使用产品是大多数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用户养成了使用的习惯,企业才能持续的收益。而一个成功的产品,就是使用户将非必需的产品养成使用习惯,从而成为生活的必需品(比如说如今大家都离不开的手机),而这个产品应该养成的是健康的习惯而非病态的成瘾。
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平台,“触发”就是促使你行为改变的底基。触发分外部触发和内部触发。外部触发就是将信息渗透到你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每天打开手机通知栏的消息、视频APP向你推送的最新电影、综艺节目等,阅读APP推荐的最新好书,或者在超市看到的促销信息等,都在外部影响着你。当某个信息、某个产品对你的思想、情感产生关联的时候,就进入了内部触发。
内部触发提醒你采取下一步行动,即上瘾的第二阶段。要使人们行动起来,要满足三要素:充分的动机,易于实施的行为,促使付诸行动的触发。驱使用户采取行动的动机无外乎追求快乐、希望、认同,逃避痛苦、恐惧、排斥。影响用户能力的因素在于时间、金钱、体力、脑力、社会偏差和非常规性。
上瘾的第三阶段,多变的酬赏。用户使用某款产品,是因为满足了用户的某种需求,比如和他人的互动获得的人际关系的奖励,从产品中获得自己需要的资源或者信息,在产品中寻求到自我的操控、成就、终结感。无穷的多变性可以维持用户的长期兴趣。
投入是上瘾模型的第四阶段。对产品的投入使用户形成某种偏好,人们不轻易改变固有的行为认知,尽力维持过去的行为方式,避免认知失调。从而对产品上瘾,甚至引发下一轮的触发,重新开始上瘾循环。用户的产品的投入,也有助于改进产品的服务质量、增加用户使用产品的可能性。
到此,读者应该明白自己是如何一步步的对某个产品上瘾,从而难以离弃。是因为产品开发者分析了用户的心理行为模式,开发出解决用户痛点的产品,触发用户使用,给用户营造一种有所获得的感觉,由于用户已经进行了收益投入,从而触发下一轮的上瘾循环。产品经理根据用户使用数据,不断改进产品,促使用户不断的尝试使用。
对于产品开发者而言,开发产品的时候,应该思考以下两个问题,“我自己会使用这个产品吗?”以及“该产品能够帮助用户提高生活质量吗?”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可以随处获取大量的资讯,一轮一轮的促使我们不断地点击浏览,打开下一则信息看到的内容是什么永远是未知的。对于用户而言,最重要的是明确自己真正的需求是什么,需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而不是一扎堆的陷入产品的海洋里,扑腾几下,一无所获,反而替产品贡献了流量。
更详细的用户养成使用产品的上瘾习惯以及成功的产品案例读者可以在书中一窥究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