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554552/df2251727def72f6.jpg)
我曾非常痛恨自己的性格,尤其是在青春期阶段。
小时候,我算是一个活泼的男孩,不知道怎么回事,到了青春期阶段,毫无征兆的变得极其内向。
具体表现是,没胆量和陌生人说话,不敢轻易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受了委屈,不敢抗议,宁可默默承受。
所以,看到那些外向豁达、八面玲珑的人,我巴不得成为他们。
说了你可能不信,上初中时,别人借了我的笔,我竟然不敢向对方索要。
在外地上学,一次坐长途汽车回家,前排乘客,把位置完全放倒下来,压在我的腿上,足足四个小时,我竟然不敢提醒对方,甚至我的腿都不敢动,因为对方睡着了,我怕动静太大,吵醒对方。
后来一瘸一拐的回家,妈妈我问怎么了,我如实回答。
谁知,她突然有点激动,骂我:“你怎么那么没出息?别人会吃了你吗?”
我也有点上头,大声的回到:“你凭什么说我,你和我爸不是也这样吗?”
我妈也愣住了,没再说话。
我的指责是有道理的,小时候我们大院有个泼妇,我不懂事,打了她家女儿,她便在大院骂了我家三天。
真的不夸张,黎明即起,开骂,中午回家吃口饭,喝口水,小息片刻,下午接着骂,持续了三天。
而我父母不敢出去应战。
我妈有点痛苦,因为她根本不会骂人,于是去请教工友。
工友说,骂人还不容易吗?她骂你啥,你就学她骂回去。
第四天,我妈做了很长时间的自我建设,鼓起勇气,准备和对方大战三百回合。
可是,人家没再出来。
后来知道,那泼妇是个老师,被别人告到了教育局,受了批评,所以偃旗息鼓了。
你看我父母就是这样,性格会遗传,我当然也会继承。
你肯定想知道,我现在性格变了没有,如果有变化,是什么促使的。
肯定有变化,不然我怎么可能敢站在讲台上,为上百人讲课?
我的变化,主要收益于两点:足球和读书。
高中时,由于跑得快,被招进了校队,又因为球感好,被任命为队长。
这种特长,让我在绿茵场上找到了自信,而这种自信,就像是一个纸中央燃烧的点,迅速向四周蔓延,懦弱的性格也改善了许多。
所以,如果你有孩子,让他拥有一项课外特长很有必要。
除了你能看到的益处,最大的好处在于他心智的成长。
一个人的性格会改变吗?要我说,会。
但是这种改变是有限的,内向和外向其实是由基因确定的。
外向人的能量,是由外而来,与他人在一起,他们就会感到快乐,每一次相处都是一次充电;
而内向的人,恰恰相反,他们充电的模式是独处,每次和不熟悉的人相处,电量会被迅速耗光。
你可能见过变化特别大的人,但那也许只是一种伪装,也许是一种变异,多数人对自我性格的再造都是有边界的。
如果给一个婴儿评分,最内向得1分,最外向得10分。
一个得1分的婴儿,后天无论怎样的环境,怎样去改造修炼,可能天花板就是5分。
一个得6分的婴儿,则通过改造,可能得到10分。这就是两则的差别。
所以,迄今为止,我仍不算一个外向的人,我见过很多世面,但在一些大型聚会中,我仍会觉得有些拘谨和不自在。
看到那些在此场合下,左右逢迎,游刃有余的人,我仍会有点羡慕,但是我不会再想成为他们。
因为通过读书和自我实践,我知道,内向也有内向优势。
我看很多人的传记,发现很多伟人也是内向型的人,比如华盛顿、邓小平,但这并不妨碍取得一些壮举,而且也许恰恰是这种性格使然。
对于我自己,内向也更让我冷静,不趋同大势,对待事物能多一份理性,多一份坚持,这都是内向赐予的财富。
更重要的是,在与自我的较量中,我越来越接受本来的那个自己,我不再想成为任何人。
前段时间,我受邀去为某大企业培训,头一天那企业的领导很热情的请我吃饭,整个饭局我都没说太多话。
当天晚上,渠道方(负责接洽的第三方)打话给我,说那领导表示:“徐老师和我想像的不一样啊,怎么那么闷?”
言外之意,要么怀疑我是个假的,要么怀疑我的水平。
当然,第二天,我没让他们失望,学员打分是他们历史的最高分。
培训完,那领导又请我吃饭,席间他信誓旦旦的对我说:
“徐老师,我要给你提个建议,你在台下的时候应该更OPEN一点,就像某某讲师,这样才能更显出你的人格魅力。”
我很客气的点点头说:
“谢谢您的建议,不过,我就想当自己。”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