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六点多了,开车等红灯的时候,看见家庭群里先生已经把饭做好,就等着我们三个回家吃饭。每天天刚刚亮就出门了,一般就是六点多,要到晚上七点多才回到家,一天工作12个小时。突然觉得生活有点无聊。
记得去年有三个月是关在家里的,那个时候能够出门觉得是最幸福的事情,现在可以出门了,而且披星戴月,却并没有觉得幸福。
今天同事也说起,有时候回到家,什么也不想做,话都不愿意说,如果家人一句话不对,可能还会吵起来。那个状态其实是身心疲惫的时候,人没有能量了,容易陷入情绪低谷,别人容易触发自己的怒点。
一天的工作都忙,没有让自己可以缓冲一下情绪,没有可以调节一下,12个小时下来确实很辛苦,完全处于低电量状态而萎靡不振。
其实在去年在家办公的三个月,我过得很好,每天充实而愉悦。因为我有大量的自由时间。我每天上完二节课,就可以自由安排时间,给家人做饭,出去遛狗,学习自己喜欢的课程。那时的生命状态是我喜欢的。不用早出晚归,上班路上时间完全节约了,睡觉可以到自然醒,我自然醒一般不超过七点,完全不影响上班。可以刚刚从被窝里爬出来就给学生去上课,反正没有人看见你的状态,只要动动嘴就可以了。
现在想来,那三个月是我工作以来最快乐的三个月。因为我不仅在工作,可以养活自己,这个工作上花费时间比能够出门上班要少了很多。余下的时光就是安排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每天还能午睡一下。这样的生命状态是不会觉得累的,因为工作时间和自由时间的比例是小于0.5的,那时工作的性价比非常高。
目前天天出去上班的日子,一整天的时间都交给了工作,留给自己的时间很少,都是碎片化的,看书也不能看太深奥的书,因为完全看不进去,时时刻刻可能被一些事情打断,只能看些故事小说,趣味性强,不需要思考的书。除了时间的碎片化,体能消耗也增加了许多,上上下下四楼到一楼,一天至少三趟,还要进教室上课。这样的工作状态,大部分时间都在完成工作,没有办法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身心是一起疲惫的。
这样日复一日耗能的工作,只有自己想办法去调节和改变。幸亏我每天还运动,幸亏我坚持要学习看书,心情比较愉悦。而我有些同事每天忙于应付工作,让他运动没有体力,看书也完全没有兴趣。他以为什么都不干就是在休息了,合理的休息应该是体力和脑力交换,才是高效休息。人疲惫了,去运动一下,大笑几下,或许你的体能反而恢复了,可惜很多人都不懂。
每天重复简单的生活需要自己加入调味品,让生活丰富起来,也是让自己身心不要处于一种状态。就像机器如果一直运作,没有保养休整,它的工作年限不会高的,只有定期保养休整才可以更好更久更愉快的工作。我要成为那个可以自我调节休整,让自己的生命状态一直有不同状态,保持自己的生命活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