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第十卷中有一段关于决策方法论的描述,很是赞同,但又不甚明了,试着以自己的拙见做些许解读。
“荀悦论曰:夫立策决胜之术,其要有三:一曰形,二曰势,三曰情。形者,言其大体得失之数也;势者,言其临时之宜、进退之机也;情者,言其心志可否之实也。故策同、事等而功殊者,三术不同也。”翻译成白话的大体意思是,决策成功与否的要点有三个,一个是形,一个是势,还有一个是情。形的意思是,大体的得失趋向;势的意思是,随机应变;情的意思是,意志是否坚定。所以同样的决策,对同样的事情,结果的可能不同,原因也是由于形、势、情运用不同的缘故。
形,即是方向,事情发展的趋向。陈胜大泽乡揭竿而起之后,便接受谋臣的建议,分封各个诸侯国,扶植拥立赵、齐等的后人,形成群雄并起共同对抗暴秦的局面。这是正确的决策,因为当是时,陈胜虽然有兵力、有土地,秦国经历了始皇帝驾崩、赵高李斯乱政,但依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秦国依然强大。陈胜单凭自己的力量可能很快就会面临覆灭的命运,而平民百姓依然对故国还有念想,同时由于秦朝的苛捐杂税,反抗秦国也是众望所归,因此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大家目标一致,抱团取暖,对抗秦国是大的方向,陈胜做出了正确的决策。到了楚汉争霸的时候,刘邦的谋士劝说也参考陈胜的策略,分封诸侯来对抗项羽,幸亏张良及时劝谏制止,否则刘邦可能作出错误的决策。为什么呢?事情虽然是同样的事情,分封诸侯来对抗一家强大的势力,但是楚汉争霸和秦朝末期的情形却完全不同,秦朝末期大家目标一致反抗暴秦,楚汉争霸两者处于胶着状态,各个势力也都是墙头草左右右摆,可以预见事情的发展方向,陈胜的分封培植了一批力量来对抗秦国,刘邦如果采取分封,分封出去的谋臣武将也极有可能倒向项羽,相当于削弱了自己的力量。所以事情相同,在不同的事情发展趋向下,同样的决策可能带来完全不同的结果。我们自己也需要时时处处,跳脱出自己的视角,尽量让自己站的高点、更高点,从更高的维度审视事情的发展方向,才不至于自己的方向产生错误,方向一旦错误,自己的努力可能付之东流,这也是选择大于努力的另一种解读吧。
势,即是随机应变。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世间万事万物都在变化,需要根据当前当下的局势,在整体方向的指引之下,找到最优解。同样是在战国时期,秦国强大,其他六国互有攻伐,但是大家都默守着大体的规则,城池都是一会被赵国攻下,一会又被魏国收回,我赠送几个城池以求和,他收归民众和财物之后就退兵,这个时候大家都在相互制衡以谋求自己的利益。在刘邦和项羽起兵抗秦的时候,则必须要下死手,因为一旦失利,则会失去全部包括家族、财产,所有的利益命悬一线,而一旦成功就可以功成名就,得到万世景仰和土地财富。同样在诸侯并起的情况下,有时会相互制衡,有时会鱼死网破,这也是不同形势之下,根据当前情况做出的决策。总之,在做决策的时候,要实时关注自己的终极目标,同时要审视当前的情况,不管是奋勇争先还是以退为进,都是根据情况终于目标的决策。
情,即是意志。韩信灭赵,屯兵江边,这是兵家大忌,赵国士兵都纷纷耻笑汉军,赵军来攻打韩信的营寨,却被杀了个片甲不留。为什么结果会是这样,具体分析来看,赵军防守进退都可选择,打赢了就打赢了,打输了就退回城里;而对汉军而言,背靠江水,退无可退,要么死,要么赢。所以两军交战,汉军如狼似虎,赵军溃不成军,这是意志的体现,只有破釜沉舟才能在面对强敌的时候迸发强大的战斗力。同样的情形,汉军在刘邦率领下驻守江边,项羽远征而来,却大破汉军,这又是为什么?其实道理相同,汉军处于守势,而刘邦当时又饱食终日,军心不稳,项羽率领士卒八百里疾驰,深入到刘邦领地,背井离乡,群狼环伺,如果不能胜就是死,这种情形下,项羽军必然死战,汉军也被击溃也在情理之中了。所以,有时候决策成功与否,还要靠人的主观能动性,环境、情势是重要因素,人的意志也是决定胜负的X因素,在形势之下,决一死战可能是意志强大,也可能是匹夫之勇。
形势情说大也大,说小也小,大到国家决策、小到家长里短,我们的人生充满决策和选择,我们也被国家的决策和选择影响着,明晰方向,因时而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时决策的关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