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时我喜欢一本书叫《平凡的世界》——和很多人的高中时代一样,工作几年后因为电影开始读了《白鹿原》,陕西文学真是彻底征服了我。虽然我是个山东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是我山东老乡,直到现在我仍不觉得山东能拿得出和《白鹿原》一见高下的作品,当然也可能是我读书太少。这些年辍学打工在外,认识了很多人,因为地域性格的原因,我总是有几个陕西籍的兄弟,这也增加我对陕西的好感。
前几天,我终于下定决心离开了工作几年的公司。我们是给华为等手机生产金属配件的,而当下市场不景气已经长达半年。虽然最近我们也接了共享单车智能锁的订单,可少得可怜。我的离职却不仅仅因为公司惨淡的经营,还包括我们民营企业那种对产品品质得过且过的态度,对工人无底线的压榨,对低廉劳动力成本的迷信,当然也包括作为一个普通工人的我,虽然表现优秀,却总是体会到的上升渠道极其狭窄的无力感。离开这家公司,走出工厂,我面对的仍是看不见未来的前途,书里看来解不了我的惑,只能去路上寻求些开示。去哪里啊?想去南方的,可看看天气预报还是算了,南方的连绵阴雨好像半个多月都没有停下来的迹象,北上古都西安就成为了必选项,刚好有打折的机票就走吧。
上海阴雨连绵,不想飞到陕西都是阴雨密布,找了靠窗的座位,可惜看到的都是云,说好的秦岭呢?飞到咸阳机场附近,才看到了传说中的关中平原,和我大华北平原也差不多。然后看到了一些挺大的土丘,下了飞机我才确定有唐朝皇帝的陵墓。下了飞机,我试着走了一段,眼看天黑了,想找到一家宾馆住下,结果走很远也没有,空港酒店我应该住不起。在路边坐上一辆出租车,去了一家民营宾馆,司机和宾馆老板看起来人都挺好,符合我对陕西人的认识,可第二天退押金时,宾馆老板还是以没零钱为由,少退了我几块钱,不好怎样,只得作罢。
第一站去了大明宫遗址公园,嗯,真的是遗址,最多有些砖石地基什么的。看宣传画,我才知道,由于历史久远,这里早就论为普通民居聚落了,是政府圈了这么大一块白地。我真的开始反思起这样做的必要性了,这真的至于吗?这可是几个故宫的大小,这就不保护耕地了?我们村盖间房子都难,现在还一门心思想从农民手里骗宅基地,让我们买那镇里空置的商品房,要节约耕地。故宫保护还说得过去,可这几乎没有什么了,你保护的是什么?后来我听西安博物院的老师讲,政府很矛盾,有重建的想法,会劳民伤财又搞不起,如今又没多少旅游的价值。各种遗址我是没必要看了。
在西安几天,真正有价值的是去西安博物院和陕西历史博物馆,这里才有货真价实的文物,当然复制品的展出也不少。古人的各种创意真的令人叹服,可惜我不是搞艺术的,不能来吸收这些灵感。转了两天也就腻了,没有对历史的浓厚兴趣时间长了这些就变成了眼里的破铜烂铁,瓶瓶罐罐了。去西安博物院挺有意思的,博物馆老师主动给我聊起了西安的千年变迁,简直是强行科普,太热情了,但他真的看不出来我想脱身吗?虽然听的不太情愿,的确长了不少见识。
第一天就去了古城墙和钟楼,要收费就都没上。秦皇陵兵马俑就算了,据说就是个大坑,都是陶俑,秦皇陵也就一土堆。本来想去华山的,后来也没去。吃了一些陕西地方小吃,羊肉泡馍如果没有糖蒜,我简直咽不下,肉夹馍有点腻,凉皮不错,至于各种面,怎么做也是面,天生不是吃货,在陕西我没找到传说中的好吃。西安的交通不错,地铁和很多城市一样在紧锣密鼓赶工,公交便捷,还为自行车划了车道,摩拜和小黄车的投放量都很大。摩拜的使用和其他城市一样,真是无缝连接的交通方式,可小黄车竟然还是不允许我用芝麻信用免除押金,上海可以,在这里就还得交押金。第一次认识陕西人就听说过吉祥村,果然名不虚传,大白天站街女都在当街拉客。西安和我理解的不一样,色情行业比长三角地区发达多了,整个西安到处都是这个行业的触角。
感觉也没有什么好玩的地方了,昨天回的上海,可惜又是一路乌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