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遇事不抱怨、不悔恨
孔子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有位妈妈曾经送给孩子这项一生受用不尽的宝物:
一个十二岁的小女孩问妈妈:“为什么我们在屋子里走动,总像怕踩到地雷似的,要那样小心谨慎。”
妈妈笑了笑,说:“我们楼下不是也住着一户人家吗?”
女儿虽然明白妈妈的意思,但仍觉得在自己家里,本来就应该可以随心所欲,轻松一点才是。
妈妈一副认真的表情,接着说:“咱们家的地板是楼下林爷爷家的天棚,走路声音太大了,老人家受不了,如果吵醒了他们,就一夜都睡不好了呀!”
女孩撅着小嘴:“那为什么咱们楼上那家不这么想,他们总把声音弄得震天响?”
妈妈说:“因为楼上有个三岁的小弟弟,他要长大,蹦呀跳呀的,需要运动嘛!”
小女孩一听,嘴撅得更高了:“那活该咱们家受委屈,吃大亏咯!”
妈妈摸摸孩子的头,笑容中带着坚定:“孩子,能为别人着想,这是人生第一等功夫呀!”
抱怨是一种无能者的贪婪,总想要让别人承担后果,总想希望别人改变,而且是有利于自己的改变,因为自己不想改变却期盼别人改变,所以是无能者的贪婪。
当行有不得时,如果我们不反省自己,那么就只能抱怨别人,抱怨社会,将原因归咎于外界,可我们都知道,这对于自己没有任何意义,不会给自己带来任何成长。一个人的生命非常有限。如果我们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对漫长的不合理的抱怨中去,很明显,是傻瓜才会做的事情。
那么,不能抱怨别人,那就只有反思自己了。
世界上最多的声音,往往都是抱怨的声音,很多人抱怨社会,抱怨领导,抱怨父母,抱怨命运……唯一不肯抱怨自己的不改变,不努力。
一味步步紧逼人,不会让别人走上绝路,而会让自己无路可退。眼睛总盯人是非,不会让人颜面尽失,而会让自己颜面扫地。
目中有人才有路,心中有爱才有度。眼里容得下别人的人,才能让人容得下他;懂得尊重别人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二,遇事不指责别人,先反观自己
古人云:小人无错,君子常过。大意为小人总觉得自己没有错,而君子常常反省自己的过错。
村子里有两户人家,东边的王家经常吵架,互相敌视,生活得十分痛苦;西边的李家,却一团和气,个个笑容满面,生活得快乐无比。
有一天,王家的户长受不了家庭的战火,于是前往李家来请教这是什么道理。
老王问:“你们为什么能让家里永远保持愉快的气氛呢?”
老李回答:“因为我们常做错事。”
老王正感疑惑时,忽见老李的媳妇匆匆由外归来,走进大厅时不慎跌了一跤,正在拖地的婆婆立刻跑了过去,扶起她说:“都是我的错,把地擦得太湿了!”
站在大门口的儿子,也跟着进来懊恼地说:“都是我的错,没告诉你大厅正在擦地,害你跌倒!”
被扶起的媳妇则愧疚自责地说:“不!不!是我的错,都怪我自己太不小心了!”
前来请教的老王看了这一幕,心领神会,他已经知道答案了。
如果一开始,拖地的婆婆就责怪跌倒的媳妇:“怎么走路不长眼睛,真是活该!”其他家人若不理会她的感受而哈哈大笑,那么李家还会有温馨柔和的气氛吗?
生活中,难免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事情,也总会有很多后悔和遗憾。我们常常会把责任归咎于他人,自己犯错却总是为自己开脱。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常常因此而起。一个习惯挑剔别人,却从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的人,注定无法撑起漫长的一生。
永远都认为自己没错,你就永远都是那个你,毫无进步。以己为镜,方能知进退。只有长期保持自省,才能有所作为。
遇到问题,我们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再结合实际情况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因为自己一直在探寻,就不会出现一来就把问题归咎于他人的做法。
三,遇事当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一个生活充满苦恼的问题人去拜访一个智者,一见面就迫不及待地问了好多问题。
智者说:你的问题太小了,我看不见,所以我无法回答。
那人问:那我怎么样才能让你看见呢?
智者说:你静静跟随我一年,等问题长大了你再问,我一定回答你好吗?
那人怀疑而不满地说:你也许并不智慧,根本解决不了我的问题,到一年后谁知你会不会再往后推呢?
智者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岂能言而无信?
智者身边的一个弟子插嘴道:你就相信吧!我当初和你一样,就是这样解决的!我担保你!
那人非常好奇,又问智者弟子道:那你最后问了哪些问题呢?他又是如何回答的呢?
智者弟子说:我即使告诉你也不能解决你的问题。你还是先把心安下来,跟随、听话,到时不就知道了吗?
那人因为要等待答案,所以就跟随在智者身边。
很快,一年时间到了。智者在一个夜晚把那人叫到一个陌生杂乱的房间,坐下来提醒说:根据约定,现在你可以问任何问题,我立刻就回答你!
那人沉凝片刻,惊奇欢喜地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我那么多的问题都不见了呢?
智者并没有回答,仿佛没有听到,只是将灯吹灭,对那人说:请帮我倒一杯水好吗?我润润嗓子。
那人问:水在哪里呢?杯子又在哪里呢?
智者说:就在你背后的墙角。
那人很不理解,跌跌撞撞地,好不容易在黑暗中倒好水,却不知道智者在什么方位了。就问:你能出点声吗?我不知道你在哪里?
智者回答道:我在这里!
那人又跌跌撞撞地,都快把水都快洒完了。等拿到智者面前,又一下撞到智者,把水泼在了他的身上。
这时智者点燃灯,微笑着问道:我已经回答你最后一个问题了!听懂了吗?
那人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智者带着神秘的微笑,示意那人靠近,然后凑到他的耳边,轻声地说道:因为在光明中,你黑暗的一切问题本来就不存在……
《道德经》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生最大的难题不是无法认清人心 ,而是难以认清自己。 自傲和固执会让人在众多道路中迷失方向,只有自省,既能让人看清自己,也能照亮脚下的路。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决定我们成长的是,你是否愿意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一个人如果失去自省的能力,他就弄不清自己所处的状况,看不到自己的问题,更不能自救,如果真的做到坦然面对自己的错误,接纳自己的不足,做到每天自省,那么你肯定会发现:你的人生真的会不一样!
海涅曾说:“反省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
每一次犯错都是成长的机会,从失败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才能避免悲剧再次上演。 相反长期迷恋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唯我独尊的带来的好处,只会让自己越陷越深。
四,碰到问题当举一反三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一次,一位下属因经验欠缺而使一笔贷款难以收回,松下幸之助勃然大怒,在乎以上当着所有人的面狠批了下属一顿。
事后,他冷静回想,自己的冲动行事而懊恼不已。因为那笔贷款发放单上自己也签了字,下属只是未摸准情况而已。
自己是第一责任人,这件事不应该怪他。想通之后,他马上给那位下属诚恳地打电话。
恰巧那天下属乔迁新居,松下幸之助得知后便立即登门祝贺,还亲自为下属搬家具,忙得满头大汗。
一年后的这一天,这位下属还收到了松下的一张明信片,上面留下了一行亲笔字:“让我们忘掉那可恶的一天吧,重新迎接新一天的到来!”
看到松下的亲笔信,这位下属得热泪盈眶。
从来就没有“别人应该怎么样”,只有“我自己应该怎么样”,反求诸己,就是从问题中找寻自己的原因。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 ——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意思是说,当别人做得不好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反问自己,问题是否出在我们自己身上。
孟子曰:“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意思就是,射箭的时候没有射中目标,不要去责怪比自己射得好的人,而是要要研究自己的射箭的姿势是否有问题。
人与人之间的最大的差距不是犯错与否,而是意识到错误出现后,能否做到自省。不自省的失败只是经历,只有与自省结合的失败才是经验。
所以,我们反问自己:“出问题的原因,是不是自己哪些地方没有做到位”?“给他人表达内容时,自己还有哪些方面可以提升”?“如果要达成目标,我还应该关注哪些部分”?通过给自己照镜子的自问自答方式,我们可以让自己避免再次犯同样错误,我们就可以不断地让自己找到问题的真正原因,不断从问题中学习。
成功的时候看窗外,失败的时候照镜子。我们没有资格要求别人改变,只有他自己自动自发想改变,才是有意义的。怎么才能令别人想改变呢?只有一个秘诀,那就是要自己首先做到。
当我们发自内心改变的时候,真的是越努力越幸运,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五,无事时修炼自己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被誉为“近代第一完人”的曾国藩非常擅长自省。
他家训中写道: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则神钦。
在每天的日记中,他都要将自己一天的言行进行一番彻彻底底的反思、清扫。
有一次,曾国藩与朋友小珊因小事产生嫌隙,经自省,认识到自己是犯了“尽人之欢,竭人之忠”的过错,“宜速改过,走小珊处,当面自认不是”。
曾国藩的一生,就是自省的一生,最终,他的人生修养和事业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成为一代中兴名臣。
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没有经过反省的生命,是不值得活下去的。”
不要以自己的判断去评论一个人,不要让自己的情绪波及其他人。一个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应尊重他人的选择。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做事要留有余地,说话要留些口德。人的嘴要吐真话、善语,不要无中生有,信口雌黄。
口是伤人斧,言是割舌刀,出言有尺,戏谑有度。知人不必言尽,留些口德;责人不必苛尽,留些肚量。
得理不必争尽,留些宽容;凡事不必做尽,留些余德。多一些扪心自问,少一些争执指责;多一些观心自省,少一些挑剔苛责。
有所觉悟会从自身找问题,没有觉悟只会把箭射向别人。与人为善,与己为善;与人有路,于己有退。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的成熟,都是先从改变自己,凡事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开始的。
自省的意义在于,你能够抵御未来的不确定性,不让悲剧发生在自己和家人身上。
趁一切来得及之前,还不算太晚,但别让爱你的人等太久。
写在最后,
英国一座教堂前,有一块举世闻名的墓碑,它看起来平平无奇,甚至连墓主人的姓名也没有,但就是这样一块无名的墓碑,却影响了无数人:
它的墓志铭是这样写的:
当我年轻的时候,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
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
当我进入暮年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
当我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
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自己,然后作为一个榜样,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人生真正的悲哀,不是未曾经历千山万水,而是明白太晚。
世上的事可以分三种:自己的事,他人的事,老天爷的事!我们每个人都专注做好自己的事,其他两件事就会变得越来越好。
如果一开始墓中人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再着手做出改变,结局或许大有不同。
正如有句格言说:“如果每个人都能把反省提前几十年,便有50%的人可能让自己成为一名了不起的人。”
慧律法师说:“征服世界并不伟大,一个人能征服自己,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愿我们在自省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每日三省吾身,努力成为更好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