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眼中看到的世界,决定了他的修为。
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淫者见淫。
乐活的人看到的都是生活中的美好,愤世的人看到的都是世间污浊。同在一个世界里,竟有诸多版本的映射。
小的时候“自我”从无到有,到了一定时期甚至会膨胀得只有自己。而后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接受了很多同质化的东西,“自我”变得越来越被稀释。有的人会奋起反抗坚决保护“自我”,还有些人会为了维持“他我”而继续和“自我”背道而驰。
他们的人生会有何不同呢?
那些有用不完能量且疯狂探索人生的人,眼中仿佛容得下很大的世界。他们即是拥有“自我”的人。他们眼中闪耀着光,时刻期待着遇见更加美好的自己,因为每一天的努力都是对自我的加持和滋养。相反,那些视野中只有狭小世界的人,并不是因为生活的圈子太小,而是打内心没有接纳更广阔世界的勇气。他们懦弱且卑微,他们认为自己不该不配要不起,所以选择性的不看不听不接纳。
渐渐的有的人眼里越发光亮有神采,有的人眼神逐渐黯淡且飘忽不定。
然而仅仅喜爱自己或喜爱他人眼中的自己,其实都是狭隘世界里的一抹偏执。真正高级的灵魂,他们接纳自我也接纳他人,接纳真善美也接纳假恶丑。
他们认为世间万物皆循道而行,都在冥冥之中因果轮回。他们初看上去或许平平无奇,但细品如一壶老白茶,散发着淡淡的持久的幽香。没有特别强烈的情绪,却恬淡温润、醇厚怡人。很少有他们看不顺眼的人和事,因为他们早已经默默与这世界和解过无数次了。他们眼中有刚刚好的“自我”,极渺小的“他我”,他们看到的世界是一片自然之相。自然之相犹如一片池塘美景,垂柳抚岸莺莺燕燕、水中涟漪蛙声片片。你看得见有两条鲫鱼争抢时冒出的泡泡吗?你听得见两只青蛙争吵的声音吗?那些小画面若被时间定格,不正是这一整幅美景的一部分吗?你能说它不是自然之美吗?
能理解“自然之美”的人都是有“大我”和“大爱”的,他们修为极高,是这世间能俯瞰众生的高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