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的元旦讲话的开篇第一句话,给我带来了深刻的思考!
同样是形容时间的流逝,相比于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我还是喜欢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我喜欢他对事物的客观展示,虽然也带了一点的主观性。在过往的2018,自己收获了很多,也成长了很多。尤其是自己从一家培训机构出来之后,自己开始“独自上场”的时候,和自己处于一个打工者的心态完全的不一样。站在现在的视角去看之前的事情和周围的人和事情,心境也和之前完全的不同。我不得不说之前的心态是一个被动的,被督促的做事情方式,而现在自己更多的是主动积极去做事情。
就是如此的转变,也让我在看待周围的事情和人上面收获到了一句话:夏虫不可语冰的心境!很多时候发现自己总想着别人也应该和自己一样对待事情的认知和行为上,尤其是一起做事情。但是很多的时候,自己所在的位置和对方的所在的位置对待事情的看法上会产生诸多的矛盾!我以为自己是好心,想帮助别人,觉得他应该去做呀这样对他好,对他有帮助。可是很多的时候,我们一心在为别人考虑的时候,如果当事人没有意识到,或者因为其他的一些尊严面子问题,我们的建议是不被别人所采纳的。
前两天看的《大江大河》影片中,小雷家村支书雷东宝和村委会的一个干部四宝,为了村子里的预制品场能够顺利的开展起业务,两个人在全市内东奔西跑。当他们到了一国有企业谈合作的时候,当时的国有企业的合作和产品销售都是有国家限额的,如果小企业想从国有企业进货,只能走特殊渠道。但是小雷家村作为一个村办企业,没有相应的关系也没有特权。作为书记的雷东宝为了村子的企业三番两次,低三下四的和国有企业负责相关业务的主任进行沟通,最后还是没能谈成合作。而这一切都被四宝看在眼里,他回到宾馆给雷东宝说到,咱们也是有尊严的,干嘛那样求他们,太掉身价了!没尊严没面子!而雷东宝踹了他几脚之后,给他说如果能给村子带来生意和业务,再怎么跌身价我也愿意。你平时倒是能说啊,怎么见了客户你怎么不说了。我带你出来就是看你平时能说会道的,怎么在生意场上用不上呢!一怒之下,把四宝的厂长给收回了,给撵回了家,自己一个人继续在外边为村子企业寻找出路!
这个故事也是很多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典型的老板和员工的问题!老板总希望员工向自己一样全心全力的为企业出谋划策,而员工希望自己的工作是体面的,有尊严的可以多拿钱的。彼此都对对方都有期待和要求,可是到最后却是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问题最后解决了那还好,能维持住彼此的关系和局面,如果问题没有解决,彼此对对方都有意见,最终闹得是不欢而散!
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我对这类事情的态度就是:不急不慌!很多的事情是急不得的,也是慌不得的!因为这两种情绪和心态对事情没有任何的帮助。反倒是增加了自己的情绪负担。
之前在企业带新人,总希望他们能更加积极主动些,能多考虑些,能多做些工作,因为所有的这些收获的都是自己的。可是作为他们个体,他们大部分人是意识不到的。无论自己在怎样捉急也是于事无补的。如果有的话,只是增添了新人的厌烦!后来在参加一些活动,养成了给别人评估的习惯,每次看完演讲和做完活动的时候总习惯给别人提意见,可是最后别人根本不需要这种找茬的意见,还得罪了人。和朋友一起做事情,当你帮别人做的太多的时候,你会发现我们做的越多反而错的越多。在家庭关系里面,家长总喜欢给孩子安排好一切,可是到头来会发现,所安排的一切并不是孩子所需要的,于是乎不孝子,败家子等名词和伤心的片段就出现了。这样的例子我们自己的和身边的还有很多。
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我们应当乐于助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被这样额思想给害了!我们总想帮助别人,首先一个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别人是否需要我们的帮助。如果没有需求和请求,一切到最后都会变成枉然!
人生应当是一个不急不慌的生命过程,我们没有必要,也不必为这也着急那也着急!道法自然,瓜熟蒂落,这个自然界都有他自己的规律在的,我们要做的只是活出自己的色彩足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