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追忆逝水年华》这书纯属偶然,缘起于练习写影评。前些日子把日本的《情书》重温了一遍。因为影片中的一个小细节,发现了此书(影片中男主角借此书向女主角表白)。而通过经典来寻找作品,是本人近来非常喜欢的选书方式,经常能由此发现更有深度的作品。
百度此书后,发现这书竟有7卷共14册之多,近300万字,比《约翰·克里斯多夫》140万字、《战争与和平》110万字两部巨著的总和还多。该书庞大的体量,让翻译家周克希在耗费了十余年的功夫后,无奈地选择了放弃。他借用法国作家法郎士的话:“
人生太短,普鲁斯特太长。”
事实上,普鲁斯特的人生也很短,长的是他这部作品。
有人评价,这是法国传统小说艺术的最后一颗硕果,最后一朵奇葩,最后一座伟大的里程碑,同时它也是意识流类文学作品的开端。当然,于我而言,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里面阐述的个人追求的三个方面,名利、爱情、艺术。近百年过去了,世界早已沧海桑田,然而,人们的追求却没有丝毫变化,一辈子都乐此不疲地追求着权力、感情、审美。
对于喜欢思考人生意义的人们,此部书无疑是一部极好的借鉴。不是因为它足够长,而是它足够细致。可要读完它,也绝非易事,知乎上有人提到,要细细品读并读懂它,需要2-3年的时间。显然,这样的时间耗费对绝大多数人,是难以接受的,这也包括了我本人。
由于言君老师的缘故,近来在收集和阅读阿兰·德波顿的作品,却惊喜地发现了《拥抱逝水年华》(相当于德波顿阅读完《追逝》后的笔记,英文书名How Proust Can Change Your Life)。因此,阅读本书就成了快速了解普鲁斯特,以及《追逝》这部作品的最好方式。
本书共9个章节,我仅选其中三章标题,揉在一起来讲述本书给我带来的一些启发。
一、抓住现在
对于许多年轻的朋友,活在当下是挺难的一件事。原因是大家总觉得“剩下的日子还很长”。其实,无常一直都在。乔布斯在一次演讲上提到:“记住你将死去”。这也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箴言。也许,大人物离我们太遥远。那就想想我们身边的事吧,比如滴滴顺风车的两件事、又比如昆山龙哥事件等等。
对于无常,本人一直是习以为常的,之前我也并未细想过原因。直到上个月,在朋友的追问下,进行了回忆。
曾经目睹或知晓的身边人死亡事件
人生5岁时,亲眼目睹邻居推着自行车过马路,被大巴车碾压几十米而身亡;初中时,每学期见证一例死亡,分别是校运会上,运动员长跑心脏衰竭;隔壁班同学的父母,因琐事吵架,其父将其母分尸;同校高二年级一女生,上课时,被隔壁军区打靶训练的流弹打中动脉;大学时好友游水身亡,工作时的同事打完羽毛球后一卧不起,高中同学在美读博,购物时被决堤的洪水溺亡。
以上种种事件,渐渐塑造了个人的世界观与人生观,总有种时不我待、生命何其脆弱之感。
当然,还有我自己的身体原因。
儿时两次,因某种鱼类食物过敏,在死门关徘徊了两次。若不是与尘世有缘,等来了特效药,那后果已不堪设想。所以,在我的思维意识里,死亡从来都不仅仅是一个概念,而是从来就没远离。于我而言,向死而生决不是说说而已,就是实打实的人生课题。
普鲁斯特在书中的有些提法,也源于他自身的真实经历,打儿时起他就被各种疾病缠身,如畏寒、消化、哮喘等等,而天生极度敏感的他,亦加剧了对病情的细微感受。我每每读到这时,总能感同身受,想起儿时为了求生,喝下的各种各样的中药和偏方。
可以说,过好每一天、珍惜每一刻,是我们这类人的共同目标。在人生的这段历程,如人本心理学家罗杰斯所说,人生的意义就在于be yourself。
另一个无法活在当下的原因是,我们的心被遮蔽。有时因为忙碌而忽略了日常,有时因为是习以为常,以及缺乏发现美的眼力。
比如,在西藏生活的人们,早已习惯身边的景色却从来不觉得特别。然而,世界各地的人们却从千里奔波至此地,只为一睹风景。
我自己也是这样,在小区里住了13年,却从未发现每日路过的小桥上的显眼文字,因为总是匆匆而过,又或是被思绪占据了所有的注意力。人们总是喜欢诗和远方,总是本能地喜新厌旧,总是把焦点放在自身所未拥有的。
兴许,这里面有人类本能的存在,总是对未知、陌生等等而好奇不已(9个月大的儿子,也已具备了上述的特征)。
可这种本能,恰恰是我们痛苦、焦虑、不快的来源。正如书中的那两位迷茫的年轻人。一位嫌弃自家的厨房,崇尚贵族的宫殿;一个是《追逝》书中的叙述者,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索然无味的世界里。
普鲁斯特的解决方式是,引领他们去接触各种艺术作品。比如,夏尔丹的画作。从每个日常中去发现光影,去发现那些不为人知的情趣盎然,以及由此而引发的遐想。
比如一位妇人与两位女儿的日常对话及晚餐。
又比如,一些简单的日常静物。
再比如,一条开膛破肚挂在钩上的鳐鱼,可以让你遥想它还活着时畅游的大海,开了的膛则又五颜六色,深红的血,蓝色的经络,白色的肉,纷繁富丽如教堂的中庭。
艺术家总能从朴实的生活中,捕捉到那些定格的瞬间与宁静。
普鲁斯特与其说是想让我们对万事万物等量齐观,不如说他更在意的是促使人们对世上的事物都有个正确的估价,从而修正我们关于何为“美好生活”的种种偏见,这些偏见令我们对生活中有些情境毫无道理地漠视,而对另外一些盲目地热衷。
二、读书为己
普鲁斯特:“读小说而不从女主人公联想到自己恋人的某些特征,简直就不可能。”
不仅读书如此,他观赏画时也习惯,将画中人和生活中的什么人作比。都德曾描述,他们走进了一个挂有多米尼克·吉兰达奥画作的展馆,观赏一副题为《老人与男孩》的画。此画作于1480年,画中老人神态慈祥,鼻尖上有几粒痈。普鲁斯特看了一会,转身对都德说,这老者画得简直与马奎斯·德·劳侯爵一模一样。
普的这种提法,说了读书的两个关键点——自身体察和相关联系练习。任何书籍、艺术作品,我们阅读、欣赏的关键,都是要透过“我这个个体”,切身体会和不断觉察到,作品到底是想告诉我什么,而不仅仅是落在文字本身。
三、优哉游哉
在各种事靠搜索、叫个车呼之即来的时代,我们是幸福的,可亦是悲哀的。悲哀之处在于,凡事我们都想追求“效率”,连生活本身都是如此。吃个饭的,我们要同时听课;跑个步,耳机里要同步放英语;上个厕所,都要刷几个新闻。哪怕一秒钟,我们都害怕错过了这个世界的一瞬精彩。
约翰·列侬:“ 当我们在为生活疲于奔命的时候,生活已经离我们远去。”
我们不能总是关注全世界,适当之时,也不要忘了自己这个重要客体,因为这才是幸福的本源。
阿兰·德波顿这位的用感性笔触写出理性的英伦才子,为我们的人生进行了启发式的答疑解惑。借普鲁斯特的这部作品,简明扼要地阐述了,生而为人我们应该如何去过这一生。是遵照这世间的法,拼上一生追求名、权、利,还是恬淡宁静地体悟至真、至善、至美?
人生,没有别人能告诉我们答案。
但,普鲁斯特给出了踏上真诚生活的捷径,这条捷径真的很简单,仅有三个字——别太快。
全文总结:在有限的人生里,我们应该有着向死而生的觉悟。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更忠实于“生”。遵照我们内心最向往的生活,浸泡在全人类最优秀与卓越的典籍、音乐、绘画里,不断地提升审美与博爱的能力,加之持久的坚持与努力。相信,每个人都能活出别样的人生、活成完全诗意的信仰。
推荐:德波顿《身份的焦虑》一书的同名的纪录片(共3集),有兴趣的同学自行点击欣赏《身份的焦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