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物业已经做到了这一步,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和汗水,但据物业反馈回来的信息显示,主动来办公室交那30元车辆管理服务费的人仍然不多。
那么,对于这个管理服务费,为什么收费率那么低呢?分析起来,我想原因大概有几种:
1.我买了车位,车位就是我自己的,凭什么还要另外交钱给物业?不交!
2.每个月30块钱太高了,不合理,不想交;
3.部分有车位的业主,不知道还有交纳车辆管理服务费这么一回事;
4.部分业主还没有入住,车位尚未使用,也就没有交纳服务费;
5.还有个别业主要求物业将地下车库的地面硬化,墙壁粉刷好,才考虑交那30元的车辆服务费(平心而论,这个事要求物业来做,不合道理,而且费用不菲。即便要做,也是应该去找开发商)。
其中以第一种理由拒交的最多。
但是,我们不妨把目光看远一些,放眼整个桂林市,就会知道,物业公司对地下车库实行收费管理,是业界普遍采取的做法,是物业服务行业的一条“潜规则”。
地下车库的物业开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各项费用:24小时照明设施的电费、潜水泵的抽水、日常的垃圾清理、购买灯泡以及其他各种看不见的开支。
设想一下,如果我们都拒交车辆管理服务费,物业一旦支撑不下去,撒手不管了,毫无疑问,地下车库很快就会“沦陷”:照明设施被迫关闭,地库一片黑暗;垃圾遍地,污水横流;地面水势看涨,情况严重的时候,甚至哪一天一觉醒来,积水会不会淹到自己的爱车?
如此一来,到最后,吃亏的还不是我们业主自己!
请问:您愿意看到这样的景象吗?我相信大家都是不愿意的!
再说了,每个月区区30元的车辆服务费,也就是一包烟钱啦。我想,买了汽车的人还是交得起这点钱的。
话分两头。前不久,物业对地库的管理又进行了一次重要的“升级”,就是在地下车库的入口处,安装道闸,拟对地库实行电子智能化管理。到今天为止,智能化管理也已经运行一个多月的时间了,从实际使用效果来看,还是不错的。
本人作为小区里第一个领到车辆管理磁卡的人,几乎天天要用到它。总体感觉还可以,优点主要表现在:
1.造价相对较低,维护容易,物业能承受得起。
2.因为是刷卡的,而刷不起卡的概率是非常低的,就不太容易出现像“扫描车牌”那样,机器识别不了车牌的尴尬事儿。
3.前面的车即便由于某种原因,进不了地下室(比如忘记带磁卡了什么的),堵在后面的车主一般出于自身需要,也会热心地将磁卡借给前面的司机用,从而避免了堵车现象的发生,无形中减少了物业和车主之间的矛盾。
温馨提示:为避免忘记带磁卡,车主可考虑将卡放在汽车里面,这样的话,只要汽车在,卡就在。
4.物业不用派专人值守在车库入口,从而大大降低了物业的工作量,也能有效避免与车主发生正面冲突。
上面讲了几个优点,可能还不止这些。但不足之处同样存在,主要表现在:
1. 比较麻烦,司机要做的动作比较多:开窗,拿卡,刷卡,再放回卡,等待自动抬杆;如果车子没停好,可能还要拉长安全带绳或者解开安全带,侧起身去刷卡(对于手臂不太长的女司机尤甚),浪费时间,影响通行效率。在另一篇文章里我会提到,附近其它有地下车库的小区,汽车基本上都是“扫牌”入库的。
2.停车刷卡处,无任何遮风挡雨的设施,要是遇到下雨天,特别是下大雨的时候,司机如果还要伸手出去刷卡,那岂不是很狼狈?
3.司机有的时候由于某种原因,可能身边没有带卡。
4.只要有一个司机刷卡时遇到了麻烦,就会挡住后面所有车辆的进出。
5.司机买了一张卡后,是不是就可以永久使用了?对后续车辆管理费的收取,物业是否已有相关措施?
6.一卡可以多用。即:一个司机只要办了一张卡,就能设法使多台车开进地下停车场,让一些不自觉的人有了可乘之机。
道闸 栏杆.jpg 道闸刷卡入库.JPG
地下车库采用“刷卡”的方式出入,一系列动作下来有点麻烦。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