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军攻下安庆后,太平军突然进攻上海。上海士绅请求曾国藩支援。一直护弟心切的曾国藩决定派曾国荃前往上海支援。原因有三:上海有钱,在那里打仗不苦。二、长江下游上海苏杭一带大都沦陷,天地广阔,立功机会多。三、曾国荃目前积功布政使,再立功可以升为江苏巡抚。但是曾国荃并不明白其兄的苦心,一心要在南京建立头功。断然拒绝了老兄的建议。
曾国荃的决定,意外成全了另一个人:李鸿章。曾国藩原打算让李鸿章做曾国荃的助手,前往上海的。被曾国荃拒绝之后,决定改派资历较老的陈士杰前往,但陈亦犹豫。这个机会就被李鸿章紧紧抓住了。他坚请赴申,虽然李资历尚浅,但是由于他的积极争取,加之无人可派,曾国藩只好放手于他。
这是李鸿章一生的重大转折点,在上海,李鸿章经济上获得了巨大财源,军事上获得了大量西式先进武器。并且通过和西方人的接触,迅速打开了眼界,开启了以后的洋务之路。
这也是曾国荃的人生败笔,他用尽蛮力,历尽艰辛。历时三年攻下南京,所得功名和李鸿章相等。见识和后来的事业基础却大不相同。
一个看似偶然的事件,导致了两人巨大的人生差距。但是偶然里又有必然,曾国荃目光短浅,只看眼前,视野狭窄,且急于求成,一生使蛮力,用笨劲。而李鸿章则志向远大,看事情透彻明晰,积蓄多年才华,正苦于没有门路自立门户施展。如此大好的机会他绝不可能放过。李鸿章的远见卓识和曾国荃的目光短浅让上海之行成为了拉开两人差距的分水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