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得到的两个评论:
1
素质教育是一个伪命题。这里面牵扯着选择悖论。如果没有给被教育者呈现尽可能多的选择,那么所谓素质教育就不可谓完成。而在尽可能多的选择面前,被教育者已经无法做出更好的选择,再加上了解尽可能多的选择已然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了。所以我们能定义的其实不是素质教育,而是“好的教育”。个人以为,“好的教育”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所谓“无用之学”的重视。如果一个人一生的教育全围绕着“有用”这一点开展,这样的教育就是失败的。因为纵观人类的历史,人类在无用之事上付出的成本远远高于实实在在有用的事,这里面牵涉到意识形态的问题就不展开讨论了。但还有一点更为重要,随着事物的发展变化,“无用之学”发展到极致必将异化为“有用之物”,这也是人类历史的必然。所以如果只教人“有用之物”,那此被教育者必被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所淘汰,即使表面上还衣着光鲜,但内在已经腐烂,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就是这个道理。“无用之学”就如同一个名牌包,不可能有买菜的布袋子实用,但我们是绝不会背布袋子去逛街的。如果每个人都同意这一点,那至少应该给予“无用之学”足够的尊重,这样才算“好的教育”的开始。严老师的『西方艺术史』,虽是世俗所谓“无用之学”。但更深一点来看,艺术仍然是起源于世俗的,是看世界的一个窗口。所以我作为一个年轻的父亲,必然会鼓励自己的孩子多了解这样的“无用之学”。因为这样才是“好的教育”。
2
最开始向闺蜜推荐您的课,闺蜜问:“这人谁呀?”我说好像是学物理的。。闺蜜说,学物理的讲艺术?我说大概就是学物理的,看艺术的角度可能会独特吧?讲古典音乐的刘雪枫老师,好像也不是学音乐的。我要说什么呢?就是素质教育啊,当人都“不务正业”了,那就是素质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