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心理学的前提是物质条件已经被满足后才能谈心理需求。
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一代人的成长经历决定着他们对自己和对下一代的教育观念。吃饱穿暖得先解决,上一代人很少有吃饱穿暖的,即便全家人都吃饱穿暖的地主家庭也经历着批斗等经历。吃不饱穿不暖的人,经历着吃饭穿衣的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而且受着家人的指责不满,衣服破了继续补,累到不行还得熬夜织毛衣等。
小婴儿在刚出生的时候,想干啥就干啥,饿了哭尿了哭,不舒服了哭生病了还哭,哭的过程让孩子表达,后来能听得懂大人说话了,自己也能说话了,开始学着憋。
孩子进入第一个小团体,幼儿园的时候,开始学着控制自己的大小便,有事请举手。幼儿园的教学模式是半封闭半开放的状态。幼儿班的孩子想上厕所就去厕所,拉尿裤子了也是常见的。到了6/7岁之后,憋着的事情就更多了。小学的学生们憋的更多了。小学的模式是全封闭状态。基本上全天都是在屋子里面圈着的。北方的孩子尤其在冬天更是被圈在屋子里头一天,直到爸爸妈妈来接他们。前阵子,问小孩:能用wu组词吗?我想到的是屋子、房屋、乌云等词语,但是很多孩子组词:雾霾。这是孩子们生活的真实写照。
我的小时候都是天蓝水清的年代,天天疯玩,玩到天黑才回家。而今的孩子被天气、被父母、被辅导班等给限制住了。被限制的孩子明显少了些许活力和智慧。没错,憋得慌,憋出病来了。
被憋一两天没啥事,但是憋一个月两个月,孩子就得去医院打吊瓶了。养猫狗需要放放风,更何况孩子呢?被限制越多的孩子,越想释放自己。很多孩子表现出犯大错。很多幼年疏于被照顾被陪伴的孩子,往往出现对钱财的失控、对电子产品或其他物品的成瘾、对规则的漠视等等。他们在干嘛呢?在吸引大人对自己的注意,虽然已经长大了,但是行为上仍然是个几岁的小孩。
被憋着的大人会有什么体现呢?身体很多部分都疼痛。《生命的重建》作者儿时有些痛苦的回忆,后来得了卵巢癌,这是和孩子有关的病症。在后期学习心理学的过程,她把自己疗愈了,癌症也好了。书中的身体疾病还对应着我们的现状。从深层次挖掘身体疾病,会找到它的根源。中医讲治未病也是一样的道理。
千禧年之后,生活不断富足。从之前的娶媳妇要四大件后变成了房子+彩礼。盛世收藏古董,乱世收黄金。而今不仅需要房子、车子还得看更多的,比如对方的原生家庭。我姥姥的那个年代,只需要一袋子米就能结婚,而且婚姻还稳固,老两口过的是钻石婚。而今的我们又有几个能及呢?
越富足的年代生病的越多,不像老一辈人十年八年都不进医院。他们的病全靠自己治,而我们的病靠别人来治。病大多都是憋出来的。我家有个邻居,S大爷前些年被诊断出尿毒症,医生说,憋尿的次数太频繁了,导致膀胱憋不了尿了。他也没啥钱,心想就回家养病吧,医生都说是奇迹,因为已经被医生下了病危单子了。后来S的爱人,S大娘去世之后,他的尿毒症又复发了。去医院透析的费用相当昂贵,老人还承受不起。而且透析的过程是非常痛苦的,尿毒症患者自身排不了尿液,整个身体像泡在水里一样,浑身浮肿。S大爷后来用一瓶农药来追随了S大娘。
若是我们在家,我们的自由度相对高一些,但是在其他空间,得学着憋着。大人总是告诫我们,不能哈哈大笑,你的笑声吓着别人;不能大吵大嚷会吵到别人的;不许再顶嘴,我说啥你得听着;你再跟我说个不字?别怪我揍你。哪那么多不许啊?哪那么多不行啊?都是大人们的控制和情绪在作祟。于是大人离开我们,我们离开大人,我们还是憋着。我们身上有父母的烙印,自己没有这种觉察力,也会烙印给下一代。
憋得太久,我们想在空旷的草场上大喊:啊——,喊完之后不是脑袋缺氧,而是自身压力的释放。我们在旅途中找自己、我们在别人身上找自己,我们迷茫压抑愤怒等一系列感受都出现的时候,是身体对我们意识的告知。
有话就说,有情绪就释放,有生理需要马上解决。《向死而生》的作者李开复罹患淋巴癌后,写道,之前喝水和小便都是憋着不喝或不去上厕所,但是生病之后,即使开会他也会马上举手像小学生一样表达自己的生理需求。这也许是死亡带给他的警示,也是看书的我们的一个警醒。
先关注心理需求,其次关注物质需求的父母们首先就略胜一筹。心理的富足会陪伴一生,金钱的富足只能让人感到穷得就剩下钱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