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用觉知之眼治自己的拖延症

用觉知之眼治自己的拖延症

作者: 爽爽天 | 来源:发表于2021-01-08 17:42 被阅读0次

    以前总觉得自己的事情进展慢,是因为时间被切割了,“做不成自己要做的事”,但是,当我如愿有了大块时间,效率仍然很低,没有别人背锅了,实在受不了自己的拖延症后,我开始“观”我是怎么“摸鱼”的,并且同时,治疗这个拖延症。

    堆积的事情有很多,我需要把它们都整理出来。

    我整理了待完成事项:具体事项、完成所需时间——看完《鸣响的雪松》、策划芳疗基地课程、回听芳疗网课、整理年底推荐精油清单、个案梳理、策划沙龙并制作海报、维修家里卫生间墙面……

    进行途中,我收到了一个通知,要赶快处理孩子安全平台的学习事宜。担心这个我不愿意做的事被拖延,导致孩子被老师批评,我停止了梳理,转去做安全平台的事。花了半个小时。

    后面接着整理我的待办事项,并同时“观”内心和动了的念头,在这个过程中就有了有意思的发现:

    一、不想体验“失败”。

    一个完整的事情执行清单是要包含具体执行时间的,但我不想去明确——觉察到我担心我执行不了,又会体验到“失败”,“好不了”,所以我没去做这个。这个一定要做吗?也不是,我评估现阶段我需要的是快速启动,而不是一个完美计划,因此,改了一个策略是从容易完成的做起。看到了自己怕什么,也就不再一味攻击自己做不到了。

    二、时刻会有新信息来干扰,觉得不看不行。

    在做安全平台事务时,收到微信通知有新信息以及其他通知的消息。我觉察到我有种强烈的驱动要去点开,不看不行,不看万一错过重要信息了呢?

    觉察点:错过了,有重要的事可能被耽误——我就闯祸了——是我造成的,我要赔——我承担不起,还不清——我就要一直做一直做——没完没了,走不了。我知道了我为什么非点开不可,因为怕还不清。可是,实际上通常都没有重要的非办不可的事,有重要的事结果也不是我一个人决定的,我不需要去还什么。

    我花了5分钟去看微信新信息,其实也可以不去处理。但以往不觉察就会跑偏30分钟以上,甚至一个小时。

    三、有的事情等别人,实际上有不想面对的结果。比如,家里有一箱书、玩具,我搬不动,一直等老公来搬,但他又忘记了——有两个点,第一,潜意识里这是男人干的活,我去完成我就做了不是女人该做的事,就没做好女人,越权了,也觉得亏了;第二,对书的处理不踏实,总觉得这些应该无尽其用,要是没处理好就浪费了,浪费我也觉得我有罪,这个大概是从小听到大被教育的浪费可耻,浪费了我又要赎罪了。又上升到“罪”的高度。

    四、 表面上一个事的完成在等另一个前置条件。比如开一个企业公众号,要注册公司,公司名字没想好,就导致公众号一直没动静。

    觉察:我怕名字没取好,怕错了,改不了,包括公众号设置什么的,担心错了就一直错了,是我造成的,无法挽回的损失,又要赔——还是那个还不清。

    五、 在做一件具体的事时,脑子里不断产生新的想法、灵感。这里面有一些感觉是用新的事去转移旧的未完成的事的压力,有一些确实是灵感。通过识别,就过滤了一些不必要的事,然后把有价值的灵感记录下来,然后及时处理,不能马上完成的,经常复盘,看还有什么条件欠缺。

    总结:拖延症背后都有自己不想面对的结果和状况,先觉察不想面对的是什么;通常是被自己信念夸大了的后果,和对自己价值的否定。翻转认识,同时在行为上突破,这样才能在心里竖起一道警示栅栏,当相同情形出现的时候,就知道是自己在给自己设障碍了。

        信念不能一时破除,但知道了根源已经可以很大程度上助力行动力。

    就我自己而言,最不想面对又时刻隐隐作乱的就是那个“罪”与“还”。这是我接下来要好好治理的对象。不在根上处理,各种效率笔记、方法论也只能是参考,望而兴叹,再次自我插刀啊。

    执行建议:对于后果很严重这样的心理状态,在觉察整理的同时开始处理,不要给自己设置太多事项,因为拖延症患者往往又焦虑又羞愧,在行动时就想尽量多干早点摆脱这种感觉,任务每天5件起,结果又完不成,就加重了羞愧和焦虑。因此,建议在处理时低量、持续完成。每天只完成一件、两件,但确保完成。知道自己现实是内心深重的信念,允许自己暂时做不到。插刀只会造成更重的回避和转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用觉知之眼治自己的拖延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omfa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