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刚刚》,只是生活的断章
在这个崭新的时代,我们的视野和眼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宽,于是,在我们所有人的思考里,世界已经开始改变,允许我们用自己的方式来解读这个世界,每一个人都在这个崭新的时代,用科技和讯息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认知。文学也是如此,我们明确地知道这个世界应该是怎样的,但是我们同样对这个世界满怀期待,所以,一些特立独行的作家,也在其中展露峥嵘。刘桉的《刚刚》就是在这其中展现独特的一个,也许阅读的时候,我们很难将这样的故事和内容延续起来,但是我们很明显地知道,这些其实都是生活的断章,他的“新”就在于用碎片化的信息不断地去组合,然后把所有的内容都组合完毕之后,读完让你感觉若有所思,这样的情感变化就是让我们不断延续不断追求的。也许,你读完之后,不太明白这书究竟想到表达什么,不过,从“虎”在后面的不断出现,也许,你会发现,这个世界,还是有太多我们不懂,但是值得去品味的片段。
《风声》《解密》《人生海海》的作者麦家说:这是一次有预谋的反小说,零情节,铺天盖地的细节像癌细胞一样扩散,隐喻取代故事,生活被压缩为一句诗。也许这句话就是一个独特的注解。我很欣赏一个另类的人,因为他懂得用自己的触角去延续生活,从不同的意义上来解读自己的感受。是的,这本书几乎没有什么脉络与线索,最多就是每一个章节前面都出现了“刚刚”这两个字,然后串联起了生活中的许许多多的片段,在我们的生活里有许多本来就不应该明白,也不应当去明确地东西,不是吗?这些其实都是我们身边的小细节,就像刘桉之前策划发行的《藏地密码》,我们对那个神秘的地方几乎一无所知,甚至所有的一切都像迷雾,只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对他的遐想而已。
我们不妨阅读一下一些让不曾深入阅读的人深感迷茫的句子吧,随意选择几句:
刚刚,一颗形状模糊的雨滴从高高的天上落下,落到一个没有戴帽子的人的鼻尖上。撑着一把红色雨伞走在街上的女人,看不清她的面貌。
刚刚,一棵百年老树被齐根伐倒,露出了繁复的年轮。她迷上了一个烂人写的诗,那个人已死去多时。
刚刚,投掷飞刀的人让观众用一块黑布蒙上了自己的眼睛。她在雨后的大街上快速地奔跑,来不及看清街道两侧的景色。

莫名其妙的生活场景与相对单一的语言环境,很多的情况中我们几乎都忽略原来这个世界可以是怎样的,但是这样的文字所截取的,最独特的地方也就在此,没有一个人可以从哪个角度来整理这个世界所有的模样,但是我们却可以从最基本与简单的角度来描摹这个世界应该要有的模样,这样的“诗一般的语言”,其实更多的应该是一种“拆解”,一种不要忘记这个世界可以从哪个角度都可以解读的“拆解”。假如仅仅是从尝试拆解的角度来阅读文字,也许,这是一种很不一样的选择,适合闲暇之余的消遣。
诗歌其实也是这样的文字的,不管我们从什么角度都可以见到一个侧面,就像万花筒,我们如果要去好好阅读和品鉴,几乎没有个人可以知道这里有包罗什么秘密,但是这里的故事却让我们从每一个侧面都可以知道这个视角里的故事有哪一些,所以阿城有一句话就说的很好:“好文章不必好句子连着好句子一路下去,要有傻句子笨句子似乎不通的句子,之后而来的好句子才似乎不费力气就好得不得了。人世亦如此,无时无刻不聪明会叫人厌烦。”
当这个世界的每一个瞬间都可以被我们不断拆解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来重新组合的时候,人世间的那些思维就可以开始飘散了,每时每刻都会发生着全新的事情,即使是雨后窗口那只蜘蛛究竟从哪个角度修补自己的旧网,那也是这个时代的真实原因,也让我们知道原来这个世界有这么一个侧面。
这本书被吐槽似乎也是理所当然,因为一个组合的零散的视线内的世界,必然需要一个跳脱的发散的思维来接受,所以,这里的一切,都发生得《刚刚》好,也许,你来读读,这里的一切美好都会起始于你所阅读的那个《刚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