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绪六年至八年(公元1880年至1882年)二年间,人文鼎盛的海丰县金锡都流传这样一首民谚:“三东无一秀,建茶出三生(庠生)。”即金锡都东涌乡、东洲坑乡,东坑乡三个文人辈出的地方同一时期无出一个秀才,而小小的建茶村却出现了父子三人都是秀才(庠生)的特殊人文景况。建茶村这父子三秀才中,以小儿子曾希圣才华最为出众,曾希圣形貌风流倜傥,广东水师提督方耀曾称赞他云:“站于众人之中,犹如鹤立鸡群!”曾希圣的品貌才学极佳,俨然是浊世之翩翩佳公子。
曾希圣,名艾,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出生于海丰县金锡都建茶村(现属汕尾市城区东涌镇辖区),母亲为捷胜所城素以画竹扬名的秀才林大蔚之姐,父亲曾连三是林大蔚的塾师,是一位名扬海陆丰的秀才。曾希圣的母亲林孺人是远近闻名、德才兼备的才女,曾希圣从小事母至孝,他博学多才、博闻强记,自幼极崇拜其曾氏远祖宗圣公(曾参,世称曾子,孔子的大贤徒之一),且他一心想当圣人,因而取表字曰:“希圣”!俗话说得好:“自古贤才多磨难!”才高八斗的曾希圣十九岁便考中秀才,取得了全县生员考试第一名(案首),成为县廪生后,他旋即取得了庠生的资格。
本来凭曾希圣的聪敏智慧,顺利赴省乡试的话,三年后即二十二岁时便能顺利中举!可惜天不遂人愿,二十二岁乡试之期将至时,曾希圣的一位至亲突然逝世,封建时代,家中亲人逝世,考生将被剥夺考试资格,只能在家中丁忧。古时科举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至二十五岁,曾希圣满怀希望准备赴省参加乡试时, 家中又突然发生不幸, 其祖母撒手西归, 素怀大志的曾希圣十分无奈, 又只能丁忧在家。丁忧期间,曾希圣一边给祖母守墓,一边以执教笔耕为业。因曾希圣博学多才,教出的学生皆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于是各州、县父老均纷纷约请曾希圣巡回教授其子侄,几年之间,曾希圣的学生遍布闽、粤,其中中举者、中进士者比比皆是,因此,他声名远播,连广东水师提督方耀亦慕名请曾希圣当他的幕僚,空闲时,方耀让曾希圣教导他的儿子修业进德。
二十八岁那年科期,曾希圣打点行李准备出发赶赴科期,没想到不幸又发生了,卧病在床的老父亲又突然与世长辞。曾希圣欲哭无泪,只叹息天意弄人。安葬父亲后,曾希圣一边执教,一边勤读经书,他决心在三十一岁大科期时考中举人,取得解元(乡试第一名)之荣誉,然后再上京参加会试和殿试,至少也要当个翰林。闽、粤一些文人雅士也大为曾希圣叹惜,要不是一连九年的“三次丁忧”,让他不幸碰上,凭曾希圣的才学,赴乡试必中解元,上京殿试至少必得二甲!曾希圣每每想及自己的命运如此坎坷,致使少年抱负无法舒展,内心万分惆怅。这一年正月十五夜,曾希圣应广东海丰县知县鲁其昭(光绪十五年[1889年] 至光绪十七年[1891年] 在任)的邀请前住海丰县城看花灯,灯火辉煌的海丰县城热闹极了,一些才学不如曾希圣者和县主坐在主座上,高谈阔论,曾希圣想:“要不是命运乖蹇,有折桂之才的我,早该品位高于你们这些举人和进士,那时的我还有今时今夜的无限惆怅吗?”看罢花灯后,曾希圣当席赋《感怀诗》一首:“一年一度看灯天,看到灯兮倍烂然。事业无成人渐壮,风景依稀似去年!”诗中写尽了曾希圣抱负无法舒展怅然若失的心情。
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曾希圣虚年三十一岁,这一年,曾希圣的丁忧解除,兴高采烈的曾希圣如愿赴省参加乡试。笔者近查《清代广东职官名录》(主编:林忠佳、张添喜,广东省档案馆《申报》广东资料编辑组编辑)了解到,这一年广东乡试考官左副是徐致祥,编修是周树模。据说这两人久闻曾希圣的大名,对其十分看重。第一场考试,曾希圣如鱼得水,过关斩将,轻而易举地完成了考卷。考试放榜,曾希圣取得乡试第一场考试第一名。当报子喜出望外地把曾希圣取得乡试榜首的喜报送到东涌建茶村时,失魂落魄的曾希圣书童跌打滚爬地回到建茶村,在村里喜气洋洋的气氛里带来了晴天霹雳:准备参加第二场考试前,曾希圣突然暴死驿馆。一时间,建茶村的曾氏族人呆若木鸡,痛苦不堪。
在封建社会,这样的一位博学的栋梁之才,不要说在建茶村难得,连闽之名城泉州、漳州以及粤之名城广州、惠州,潮州亦少有如此雄才大略者,可惜啊!天意弄人!初闻噩耗, 建茶村三天不冒烟火,村中三天后集壮丁百多人,悲伤地奔往省城扶柩,然后归葬于建茶村村后蜈蚣地。当其时,闽粤各州县文武官员、文朋诗友,亲戚学生皆哀伤前来吊唁,尽皆伤心落泪,叹息曾希圣才高八斗,却落得客死驿馆之命运。关于“半个解元” 曾希圣的死因,到今天仍然是一个谜,对于他的突然死亡,民间流传着三种传说:
传说曾希圣在八岁时,建茶村来了一位丐僧,这位丐僧衣衫褴褛,一副脏兮兮的模样。他刚踏进建茶村时,便看见一群孩子们在建茶村前的“三山国王” 庙旁嬉闹,在嬉戏的孩子当中,这位面目可憎的丐僧一指曾希圣道:“这孩子为人中龙凤,可惜建茶村阳基小,不能容此大人物,贫僧要把他带回五台山吸纳天地灵气,若干年后,这孩子不但能抵挡大祸灾,还能脱胎换骨,日后定能飞黄腾达,福荫建茶村。”说罢,疯癫癫的丐僧不容分说,马上抓起曾希圣就走,曾希圣见一位疯癫癫的丐僧突然抓住他,十分惊恐,他边挣扎,边大喊救命。曾希圣的呼救声引来了建茶村的曾氏族人,曾氏族人看到此疯癫的丐僧如此大胆妄为,想抓走他村的男孩,十分生气,马上叫来建茶村十几条壮汉,他们紧紧地把疯僧围在中间。 只见疯僧不慌不忙,他哈哈大笑道:“施主们莫要生气,此孩子天资聪慧,老衲要把他带到五台山吸纳天地灵气,成年后我一定把他送回建茶村,包管他以后一定能长命百岁,将来建功立业, 亦能福荫这东南半璧江山!不然的话, 此子以后命运一定多灾祸, 且活不过三十一岁!” 曾氏族人那里肯信, 因其时海陆丰大地烽火四起, 丐匪遍地, 官贼勾结, 百姓受苦受难。曾希圣的父亲曾连三也赶到现场, 他看了看丐僧, 脸色十分不快。曾连三饱读经书, 从来就不信这一套, 但他又不想得罪这古怪的人物, 于是拱了拱手道:“感谢高僧的关心,犬子久居乡野,定不习惯名山大川的旷古高韵,他还是留在这穷乡僻壤比较合适,至于他旳命运如何,还是听天由命吧!”疯僧摇头叹息道:“施主,你差矣!这一年是贵公子命运转折最关键的一年,请你答应老衲这个不情之要求吧!如此天份之高、天资聪慧的孩子世上不多,老衲不救救他实在可惜啊!”然而不管疯僧如何请求曾连三,曾连三总是摇了摇头。疯僧无奈,只好长叹一声,长歌当哭,飘然而去。据老人们传说,小小建茶村只能容纳三个秀才,如要容纳高才,高才一定要远离故土,可信吗?假如曾希圣给疯僧带走,他后来就能长命百岁吗?一定能飞黄腾达吗?一切的一切,我们谁都无法验证!因为,它只是一个传说。
另一个传说是说曾希圣的死与一次风水大案有关。光绪十六年(1890年)五月, 建茶村曾氏有一座通族共拥有的祖坟----东涌流口界的飞龙山上曾氏族人俗称的“飞龙公坟” ,被流口某村妇女建在右侧。海陆丰自古以来,极迷信风水名地之说,据说附墓在其龙气旺盛的祖坟上,对方会吸尽其祖坟的灵气,不利于其子孙后代。听到有人胆敢在太岁头上动土,建茶村曾氏族人登时炸了锅,他们马上全村总员,全民皆兵,他们安排村里所有的青年壮丁为前锋, 长胡子的族老在后押阵, 妇女和儿童在村后砍长竹为武器, 随时准备增援, 前锋队伍兵分三路, 浩浩荡荡地来到飞龙山上, 气势汹汹地把那位妇女的尸骨挖了出来, 暴尸于野, 一时间, 远近皆可闻其恶腥之臭。附墓的妇女亲属得知此事, 万分震惊, 盛怒之下, 某村纠集了三百多条壮汉, 他们肩扛大刀, 赤裸上身, 一路上雄赳赳气昂昂地住飞龙山冲去……眼看一场你死我活的战斗就要开场了, 那可是惨不忍睹的流血大事件……
幸好, 曾氏队伍早在出发之前, 己连夜派人到陆丰东海去告诉曾希圣。曾希圣一听此事, 大惊失色, 他哆嗦嗦地对来通知他的族弟哭道:“大清律例,开棺者斩,见尸者绞,今我村人既开棺又见尸,方大人如肯帮忙,制止这场你死我活的武斗,恐怕我村的那些青年壮丁全都要判斩杀绞脖之刑啊!”曾希圣族弟一听,脸如土色,他大哭道:“六兄(曾希圣在堂兄弟中排行第六)不出头,我建茶村从此破乡平村矣!”曾希圣一听,仰天长叹道:“族人致我希圣于死地矣!”
曾希圣快马加鞭赶到广东水师提督方耀所处的碣石行营, 以实相告方耀, 方耀一听, 也吃了一惊, 这样的惊天大事, 他自己也觉得十分棘手, 他要不是十分爱惜曾希圣的博学多才, 一定不肯答应帮助, 帮助了曾希圣的族人, 一旦流口某村事主上京告状, 这可是关系到方耀自己头上乌纱帽的大事情啊!方耀右思左想, 十分为难, 无奈曾希圣不但是自己的亲信, 同时也是他的知己, 多年来曾希圣为他出谋献策, 立下汗马功劳。于是, 方耀大叫一声, 说道:“希圣贤弟,你博古通今,很有捷才,此事要怎么办才好呢?”曾希圣道:“事急先要治标,大人您马上命令汕尾文武衙门,就地派兵,围住建茶村及飞龙山口,抓走建茶村前锋的青年壮丁们,且屯兵建茶村不走,采取明罚暗保之手段,则流口某村族人有了体面,我村也免受平村之虞!”方耀一听,赞叹道:“贤弟真高才也,状元之才亦难胜君也,善哉!我马上派人去办!”不久,事态很快平息,建茶人下狱不久,便被曾希圣保释出来,免于绞尸斩头之祸。因此事,建茶村曾氏族人认为他们犯的罪,全都叫曾希圣一人承担,更有迷信的人认为,流口某村那位妇女告状到了阎罗殿,阎王马上就把曾希圣的魂魄勾走了,族老们伤心地道:“可敬的老六,曾氏家族的大恩人!他为了救建茶曾族害了自己的生命------”
最有根据的传说是第三种说法,这种说法一直流传在有学识的人们当中, 我认为前二种关于曾希圣死因的说法带有浓厚的封建迷信, 可以说是毫无根据的, 虽然大多数海陆丰的老百姓们极相信这两种传说, 那么第三种关于曾希圣的死因传说是什么呢? 很简单, 那就是死于某些人嫉才忌能的蓄意谋杀! 据说曾希圣此人能武能文, 身材高大魁梧, 形貌潇洒俊秀, 他在考中乡试第一科第一名后突然暴卒, 实际上是有人对其的蓄意谋害, 古代的科举考试, 竞争十分惨烈, 考场无父子, 一些人为了争名夺锦, 不惜一切代价想方设法杀死那些文名远播者常有发生, 曾希圣名闻闽粤, 文采风流, 早己是争名夺锦者的眼中钉, 其实有些人早已有谋害之心, 及其在乡试放头榜时, 曾希圣轻而易举地考取第一名, 为功名计, 为前途计, 有些人不杀曾希圣, 恐怕自己以后将无出头之日。
传说曾希圣的书童在建茶村跟人闲谈时, 曾说曾希圣在乡试考取第一名前, 曾有几位风流倜傥的人物找上曾希圣, 他们跟书童说是曾希圣的知己, 但书童从来没有见过他们, 后来, 曾希圣曾跟这几位富家少爷出去半晌, 回来驿馆时, 脸儿红红的. 书童是个粗人, 也没十分在意, 认为曾希圣是因心情激动的缘故。事后, 书童说, 或许那几位富少爷不是什么好东西; 或许曾希圣那一次外出时已给人下了毒, 考试回来驿馆后, 毒性发作, 于是他不幸与世长辞。可怜一代英才, 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死在争名夺锦的驿馆里, 任后人不断地谈论他传奇的故事和猜测他离奇的死亡……
添加微信公众号(yq_usw,长按可复制) 关注更多汕尾人文,风俗、趣事...传播家乡正能量从小做起,从我做起。不定期发送旅行、美食福利!
------------
腾途旅游网,一家专注深度旅游的旅游网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