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小札】她不是——来自伯德家的苔丝

【读书小札】她不是——来自伯德家的苔丝

作者: 葛生_yongan | 来源:发表于2020-09-17 14:21 被阅读0次

那两个一言不发的观看的人,把身体躬到了地上,仿佛正在祈祷,他们就那样躬着,过了好久好久,一动也不动。黑旗继续不声不响地在风中飘着。他们等到有了力气,就站起来,又手拉着手往前走。

故事,就这样结束了,随着苔丝的死亡,和读者绵长的怅惘。

有人说,悲剧源自时代。

贫穷的时代,对女性严苛的时代,不公正的黑暗的时代。

如果,德伯家不是那样困窘,苔丝又何必去卑躬屈膝给人家当女工从而被亚雷玷污?

如果,安琪没有深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能够放下对苔丝失贞的偏见,包容她,爱护她,一切都会柳暗花明。

可是啊!如果苔丝不是那个亲手埋葬了自己的孩子“sorrow”的苔丝,她的纯净的灵魂一定会更轻一些,也不会有那样吸引人心的魅力。

如果安琪的爱情不是在新婚之夜经受考验,也总有后来的岁月将之磨砺。

苔丝的苦难从表面上看,来自恶劣的亚雷和让人既爱又恨的安琪。从深处看,来自一个容易毁灭贫穷少女的时代。但是,纵观人类历史,哪一个时代没有处心积虑的坏人?哪一个时代没有局限与偏见?

永远有贫穷的少女,永远有不幸的遭遇。苦难,是这个星球上永远不会随文明的进展而彻底消失的东西。

我们平凡人,只是没有或者尚且没有遭受那样“明目张胆毫不掩饰”的折磨而已,但正在遭受命运蚕食,日复一日地失去最初纯真与希望而渐渐变得沮丧甚至麻木的人,难道不是比比皆是吗?

很多时候,毫不伪饰的噩运让人不得不束手就擒,可是也许尚可以以死一搏,正如苔丝;但不见刀光的侵蚀,却往往让人无力反抗,因为你伸出双手,却不知要推向哪里。

我们中间总有一个苔丝,只是没有漂亮的容颜和楚楚动人的泪水,足以吸引你向她投注悲悯的目光而已。但她也许不乏和苔丝一样正直而骄傲的心。

作为这个星球上的生命,我们从古时走到如今,没有哪一段旅程不铺垫着冤死者的白骨,不隐匿着无辜者的血泪,但期间也点缀着希望、真情、祝福、美丽和向往……苔丝不是一生受难的,她曾在安琪的眼睛里看到过热烈的光芒,穿透她黑暗的历史,指引她走向——哪怕是死亡。

也许,我们是苔丝的妹妹,最终和安琪手牵手走在阳光下的人;也许,我们是苔丝,坚韧一生终究失去。但是,我们绝不是幸福的或者不幸的唯一。前有古人,后有来者。

悼歌不绝,是对千千万万人的悲悯。可我们需要的,是比苔丝更努力挺直的脊梁。

如果真的有神,在神的面前,区分人的唯一标准一定不是他的幸或不幸的经历,而是他的,善或不善的灵魂。

我想,苔丝的墓碑上,应该刻着:

终于脱去悲哀枷锁的美人。

相关文章

  • 【读书小札】她不是——来自伯德家的苔丝

    那两个一言不发的观看的人,把身体躬到了地上,仿佛正在祈祷,他们就那样躬着,过了好久好久,一动也不动。黑旗继续不声不...

  • 《伯德家的苔丝》——书评

    战歌 凡是...

  • 幻灭

    #读书征文活动# --《德伯家的苔丝》 The b...

  • 德伯家的苔丝

    苔丝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小贩家,她作为家里的长女,生活的压力趋向她。 苔丝的父亲因为牧师的几句话,发现原来自己的祖先是...

  • 读书小札

    ——《看见》柴静 一本书断断续续看了好久,我是个喜欢安静的人,喧闹的环境让我无所适从,光阴就这样静静地溜走…… 我...

  • 读书小札

    这两天在读王笛的《袍哥》,讲的是川西地区20世纪上半叶的哥老会的故事。哥老会(袍哥)即现在理解的黑社会、道上人。现...

  • 读书小札

    病中在家闲翻书。找出汪曾祺老先生的三本书,一本本一页页看下去,别有一番滋味。 第一本《人间草木》,...

  • 读书小札

    平素闲暇时光喜欢翻书,经常看到有人提及的四句话,就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须他人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

  • 读书小札

    题记:近日一直在读汉密尔顿的传记,重新学习美国的建国史。略感慨。 美国的独立战争以及后来开国元勋之间的争论大部分都...

  • 家。小札(一)

    和爸爸呆了一个月,半个月在海南,半个月在北京。其实回去之前心里有点忐忑,在成长的道路上和爸爸交流的特别少,以前有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小札】她不是——来自伯德家的苔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oply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