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三省边境线之行第一天:游玩安徽亳州花戏楼。
我们运气,人品超好,游玩景区时,没有下雨,在花戏楼景区拍了景物和人物后,大雨如注。
过境“中华药都”亳州
探访“中原宝藏”花戏楼
亳州是道家鼻祖老子、魏武帝曹操、神医华佗的故乡。当年华佗为关羽刮骨疗伤,发明了麻沸散,至今他的五禽戏成为了亳州这座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神医华佗的影响,带动了亳州医药的发展,明清时期的亳州,就已位居全国“四大药都”之首。写下“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人李绅也是亳州人。
花戏楼是亳州的文化名片。始建于清初顺治十三年,原名“大关帝庙”,是祭祀关羽的庙祠,也是明清时山西、陕西的药商在亳州经营药材的联络之地,因此亦称“山陕会馆”。由于其砖雕、木雕、彩绘多以地方戏曲折子戏为主要内容,所以俗称花戏楼。
花戏楼有“三绝”:一绝是两根高耸的铁旗杆,每根高达16米,重达15吨,铸有八卦蟠龙等图案,上悬24个铁风铃,象征农历二十四节气,寓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花戏楼的木雕是第二绝,共雕有三国戏文18出,人物数百个,神态各异,呼之欲出。花戏楼的第三绝在山门,上面镶嵌着闻名天下的立体水磨砖雕,玲珑剔透,琳琅满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