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数年,相信我们最熟悉的词语就是:教材、教案、备课、课堂等。
每次检查,被排在第一的,似乎就是教案。
记得刚工作,我们的教案是手写的,进去城区后,刚开始也是手写的,随后为了效益最大化,我们改成了电子教案。
此时,提起教案,相信每个人都会有抗拒心里,因为真正写一份非常实用、经典的教案确实很花费精力和时间,但是,写好教案,又是我们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
今天,听了《如何写好教案》这个讲座,让我对它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结合老师的讲座和自己的理解梳理如下:
一、存在问题
1.现状
说起教案,我们都很熟悉。然而面对教案,我们却很头疼。以前的我们总是为了完任务而写教案,认为它就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的,有那个东西就可以,用心的老师,再用红笔在旁边勾画圈点部分内容,再用心的老师,认真写点教学反思,便是我们常规的,现在存在的状态。
2.原因
在外人看来,老师的工作很轻松,以为就是几节课而已,其实不然。一节教案,如果用心去做,很费时间,课件制作,教案的各个环节,目标的阐述等必须是非常精准的。就这么一节教案非常精细化的整理出来,是需要花大量时间的。因此,目前我们的要求是,主备教师设计一个可操作性强的教案,然后由其他授课教师结合自己的学情进行二次备课,然而真正这样操作起来并没有完全根据要求去做。
首先,对于部分教师来说时间不允许;其次,部分人并不会真正这样去做。人们都喜欢将这些时间腾出来还要完成其它的阅读,写笔记等任务,因此,想要每一份教案都能够完全按照要求去做,并不可能。
二、撰写要点
然而我们毕竟是教师,备好课,上好课,更是我们的刚需,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设计上多下功夫。
1.教学目标类型
在讲座中,我听到老师给我们介绍了教学目标的类型有:语言目标,能力目标以及情感目标。仔细思考,这些是2011版本新课程标准中提到的,语言,能力目标有相同点,也有异同点,但是,他们却都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我们在设计教学目标的这两点上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以上三点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语言目标和能力目标对应的是“学科英语”的范畴;而情感目标对应的是“学术英语”范畴。
因此只有我们的目标对了,整个课程设计方向才不会跑偏,因此“以终为始”的思维模式才是撰写教案的正确路径。
2.语言表述准确
平日听课的时候,我们总会发现老师会给孩子们展示学习目标,教案上出现教学目标。然而在表述上,我们却总会犯错误。
首先: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是有区别的,他们的表述对象是不同的,一个是老师,一个是学生。
在讲座中,老师建议我们尝试smart原则。
老师还告诉我们在表述的时候,一定要清楚,不能模糊不清,更不能不可量化。不要光喊口号,要切实可行。
3.问题倒推目标
我们习惯了正向思维考虑问题,如果我们在考虑问题的时候,能够尝试逆向思维,说不定想过更好。
我们要设计一个目标,我们要注意这么几个问题:
我们这么设计的目的是什么?
我这么做完成了哪一个教学目的?
目标要足够的细致,清楚的知道要什么?
怎么样才能判断这个目标是否达成?
这个目标要怎么做,才能达成?
目标是否现实?
完成这个目标需要多长时间?
只有在不断的提问中,我们才能发现自己是否完成了目标,对课堂的可控性,心里也有一个底。
三、尝试去做
1.精心准备案例
一次打磨,一次成长。我们在赛课的时候,是用心打磨的教案,这时候的教案确实和我们的课堂是完全匹配的。
然而对于有的句子表述,相信我们还是拿捏不准的。所以,我们可以尝试在闲暇时间,自己用心准备一些具体的课堂教学案例,以此来练习自己分析文本,精确提炼目标,重难点以及设计学生活动等的能力。
2.多次探讨交流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今后的教研,我们在设计教案的时候,一定要和组内的老师,多沟通,多交流。通过一起研读文本,尝试确定课程的教学目标,学习目标,重难点,以及学生活动,来提升自己对于目标表述的精准性。
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感悟,学习,一直在路上。
感谢老师组织的活动,希望我们能够学有所获,并且尝试运用在具体的教学当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