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闺女对电视上瘾,尤其是爱看小马宝莉,有一天,我问她,你最像里面的谁?她说碧琪,我又问,你最想成为谁?她说紫悦。通过她的回答,能看出来,她对内在的自我认识、自我需求的定义还是比较客观中正的,知道自己是什么,需要什么?
所以说如果有人喜欢或者迷恋某一事物,说明肯定有他认同的东西在里面,或者是自我认同或者是对他人的认同,又或者是他需要这样的事物来确定自己的存在感价值感被认同感。通过这个来实现自我满足。因此我们关注身边的人,尤其是孩子,不能只看到他的行为来评价他的好坏对错,要看到他行为背后的情绪及情绪底层被掩盖的深层次的最真实的需求。
缺乏爱,缺乏理解,缺乏尊重,缺乏认同,缺乏信任的人或者孩子往往都是情绪大脾气暴躁自卑懦弱胆小,容易对某一事物上瘾,也更容易迷失自我。我们要做的就是无限的包容,接纳接纳再接纳。
接纳不仅仅是停留在口头上头脑里,要自己全身心的潜意识里真正得接纳,自己没有情绪心平气和,没有指责,没有批评,没有焦虑,没有唠叨。
如果是带有情绪的接纳,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接纳,他会对你有愧疚感对自己有羞耻感,而愧疚羞耻感,在霍金能量等级表中,最接近死亡能量的等级的。他的能量非常低,低能量的往往力量感也是非常低的,力量感低的人往往就会有很大的无力感,对生活中的事情力不从心,明明很想去做,就是行动不起来或者没办法坚持,而且很容易陷入某一事物中无法自拔,羞愧还会让他对自己的内在进行自我攻击,而自我攻击也是一件非常掉能量的事情,就这样形成恶性循环,更不容易走出去或者戒掉某件事。
对于他人或者孩子当下最真实的需要和渴求,我们要做的就是无条件的爱,无条件的信任,无条件的接纳。
要看电视就看吧,要玩游戏就玩吧,不学习就不学习吧,不想上特长就不上吧,只有内在满足了,他才能发展对外的链接。
这是一项大工程,自己修为不过关,以上都是空谈,最主要的是我们自己的成长,只有自己成长了,才能做到无条件。
成长的道路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