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你能做任何工作》3:机会网络,4:讲故事和刷经验值

《你能做任何工作》3:机会网络,4:讲故事和刷经验值

作者: 李成__北京 | 来源:发表于2024-08-30 20:10 被阅读0次

    《你能做任何工作》3:机会网络

    关系网络和机会网络是什么:

    1. 关系更多是人情上的往来,关系网络是个"人情网"。

    2. 校友网络在美国大学毕业生找工作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校友网络是个信息网,或者说机会网络。

    3. 为了人情而录用一个人的情况在现代社会可能会越来越少见,机会网络应该慢慢取代关系网络。

    文科的主观性太强,最好钻研理工科的硬功夫 —— 水平是明摆着的,谁当权都得用你,跟政治立场没关系。有技术,这是硬功夫,是在世界上安身立命的关键。

    有道理是有道理,但是当你考察真实世界的时候,有时候你觉得可能还有别的道理。

    比如说,苹果公司的工作肯定都是好工作,工资很高,而且很有成就感,相信大多数工程师都想有机会去苹果工作。可以想象,苹果公司录用人的要求肯定是非常严格的,能进苹果的大概都得是名校毕业生吧?

    有人拿 LinkedIn 上的数据统计,发现苹果公司员工的毕业院校中,排名第一的,是圣荷西州立大学(San José State University),一共有1484个人;排名第二是斯坦福大学,有250人。

    圣荷西州立大学是个声望很一般的学校,申请这个大学很容易,录取率高达63%,它的生源跟名校没法比。那为什么圣荷西州立大学有这么多学生能进苹果公司呢?

    答案非常简单,因为圣荷西州立大学就在苹果公司旁边。大学生平时跟苹果公司接触很多,做个实习生,开个技术研讨班,大家交流方便,互相之间都认识。

    所以这个世界并不是一条直线,谁学习努力谁就去好学校,谁去好学校谁就获得好工作,谁工作好谁的收入就高……不是这样的。除了个人奋斗,还有一些别的变量能左右你的命运。有时候在正确的时间出现在正确的地点,就可能是你成功的关键。

    那怎么样才能在正确的时间出现在正确的地点呢?也许关键是你认识正确的人。

    《你可以做任何工作》是一本非常实用的书,作者的本意是写一本文科生的找工作指南。但也可以用一个社会学的视角读这本书,看看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运行的。

    自由技艺的技能是“软技能”,像批判性思维,一个人的水平高低很难用一个客观的硬指标衡量。也许两个毕业生的成绩单差不多,但是实际水平能相差很多。所以“文科生”找工作最好的办法是面对面交流,让人充分了解你。最理想的,就是得到一个机会直接跟公司的高层谈。高层很多就是出身于自由技艺专业,他们更懂得软实力的价值。

    问题是怎么获得这个交谈的机会。对于那些特别厉害的公司,大多数求职者在递简历这一步就被淘汰了。

    可以让大学老师推荐,可以参加所在行业的会议去跟相关的公司接触。但最有效的办法,是找一个中间人,让他把你引荐给这个公司。

    这就是一个有点矛盾的局面。自由技艺是研究人的学问,是个特别讲个人关系的领域。古代学习自由技艺的都出身于社会顶层,他们根本不差关系。可是现代有大量老百姓的孩子学自由技艺 —— 特别是有很多第一代移民的子女,本来想当个医生,一上大学就被政治学给吸引了,而他们的家庭并不能提供太多社会关系支持。这些人找谁引荐呢?

    最理想的中间人,是你所在大学那些已经毕业多年,现在在社会上混得比较好的校友。

    里德学院(Reed college)有个毕业生,是个女孩,在毕业后的一年内什么都不想干,跑到日本的一个海岛上过了大半年与世隔绝的生活。后来她过腻了,就想回美国找个工作。

    她什么人都不认识,就在网上乱找,发现耐克公司正好有一个职位,自己很感兴趣。但是她对这个职位几乎是一无所知。

    那她怎么办呢?所幸的是里德学院有个校友网,大约相当于 BBS 之类的社交网络。女孩就发了一个帖子,说我想找耐克的这份工作,请教诸位师兄师姐有没有谁了解这个职位的情况,任何信息都可以。

    校友是愿意帮校友的,谁都希望自己学校的势力越来越大。结果这个帖子有十几个人回复。有人说我知道耐克会在面试的时候会问你什么问题,我可以给你讲讲。有的说我认识耐克一个比较高层的人,可以把你介绍给他,你直接跟他联系。

    对新人来说,这种内部信息可太重要了。耐克公司的日常企业文化,有什么工作偏好,这些并不是保密信息 —— 但你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可能会觉得非常神秘。有个内部的人给你讲讲,你在面试的时候就能获得很大的优势。有人给你指引一下,你就比别人更容易获得面试机会。

    里德学院这个女孩最终得到了耐克的工作 —— 你说这公平吗?这是不是腐败呢?我们设想耐克大概不会给她什么加分照顾,但她的确得到了一个有点不公平的机会。

    这种不公平的机会,大概是校友网络最重要的两个作用之一 —— 另一个作用是给号召校友给母校捐款。

    美国大学非常非常重视校友网络。有的大学会主动邀请毕业多年的校友回来搞活动,给毕业生讲讲相关行业的机会和经验,这种见面会每年要办很多场次。里德学院用的那种校友网络系统,现在是一个专门的、供各大学搭建校友网络的工具,叫 Switchboard。

    有人调查,美国46%的毕业生在找工作的时候重点使用了校友的关系,安德斯认为这个数据还应该继续提高 —— 而在我们中国人看来,这已经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中国的文化是讲关系的,但中国毕业生找工作,怎么会这么大规模地用校友的关系,恐怕更多的是让家人和朋友帮忙。其实那些比你早毕业几年的校友,在你进入社会的过程中能起到的作用可比“同学会”、“同乡会”重要得多。

    安德斯的建议是,毕业生找工作,你应该用30%的时间去寻找工作机会,做做纸面上的调研看看哪个公司在招人;用10%的时间去制作和投递简历;然后剩下这60%的时间,要全部用来搞社交 —— 去跟校友联系,去认识外面的人。

    |评论

    美国人说的这种校友网的关系,英文是 connection 或者 network,它跟中国人说的“关系”可能不完全一样。网络连接主要是信息上的交流,无非是现在有个什么内部信息你告诉我一声,或者你把我介绍给谁谁。校友网其实是个信息网,或者说“机会网络”。

    而“关系”,则更多的是“人情”上的往来。如果一个毕业生是动用“关系”获得职位,可能是他的水平不够,受到了特别的照顾。以前我欠你一个人情,现在我还给你。关系网是个人情网。

    机会网络在不怎么熟悉的人之间就能有效运行,而“关系”则在熟人之中运行。可能正因为有这样的区别,英文里提到中国式关系,有时候并不翻译成 connection 或者 network,而是直接写成汉语拼音,“guanxi”。

    现代社会是陌生人世界,大家为了共同利益在一起合作,为了人情而录用一个人的情况可能会越来越少见,所以机会网络应该慢慢取代“关系网”。

    有人说美国人干什么都是公开公平公正,有的人说美国人也讲关系搞腐败 —— 美国人不是特别讲“关系网”,但是把“机会网络”几乎给系统化了。校友网络、推荐信、公司员工的“内推”,这些都是制度化的鼓励用“自己人”。

    这种做法提高了信息交流的效率,有个自己人推荐总比胡乱找个人强。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这对机会网络之外的人非常不公平。

    也许“公平”只是一种美好的幻想。在一个公平的世界里,这个人不管是谁、不管是哪个大学毕业的、不管他认识谁,只要他有能力就有机会 —— 而真实世界显然不是这样。现实就是这么个现实,你不服不行,只能尽量扩大自己的机会渠道。

    由此得到

    校友网络在美国大学毕业生找工作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软技能比硬技能更需要机会。

    《你能做任何工作》4:讲故事和刷经验值

    《你可以做任何工作》一书的作者安德斯分享了五个必要的谈话点:

    一是逆境:你经历过什么样的失败,你是如何战胜它的?

    二是影响力:你是否善于说服别人,让事情按照你的设想走?

    三是技术水平:你会不会使用一些专业工具?

    四是合拍:你和应聘的公司合不合拍?

    五是成就:你有没有出类拔萃的地方?

    不论哪个公司招人,都不是完全靠大数据的硬指标筛选,最后肯定要有一个意会的过程。双方在常规的交流之外还要聊一聊具体工作以外的东西,看看能不能对你有一个立体的了解。这就是讲故事的机会。

    只要你故事讲得好,哪怕公司本来没有一个适合你的职位,都会为你创造一个职位。哪怕你没有相关的工作经验,也相信你只要愿意学就能很快学会。

    在海外生活的中国人对于这一点可能有感触。美国人的讲话能力非常强,从小学校教育就重视表达,一说话都是一套一套的。那么在同等情况下,哪怕中国人的技术更好,工作机会也被美国人抢走了。这个其实不是种族歧视,是自我表达能力的问题。

    像印度人,在美国的势力非常强大,尤其是在高科技公司管理层这一块,中国人的势力远远不如印度人。这也是因为印度人讲故事的能力特别强。印度人的英语发音并不标准,但是他们敢说,而且往往能说到点子上。所以经常看到的局面就是一个印度经理欺负他手下几个技术比他好的中国员工。我们经常嘲笑印度人是 “PPT 治国”,但是这个讲故事的能力你不可不察。

    这也说明“自由技艺”的软技能,是当代中国人的一个短板。

    中国的电视选秀节目,选手在才艺表演之前,也知道要讲讲自己的故事。我家里怎么怎么困难,可我就是喜欢唱歌,我就是喜欢音乐……效果也不一定好。所有人都知道讲故事好使,但是我们的经验还很不足。我们讲故事的方法还不太对,我们没有掌握好故事的套路。

    安德斯总结了实用的面试故事套路。公司招人面试,最关心的是三个问题:第一,你能不能干这个活;第二,你愿不愿意干这个活;第三,你跟我们公司般配不般配。现在你讲的故事,就要解决这三个问题。

    大人物在跟人谈话之前,比如说总统会见外国政要,助手都会给他提供一份“谈话点”,也就是 talking points。怎么寒暄怎么拉家常开玩笑你随便,但是这几个点你必须给到。安德斯的套路,就是五个谈话点。

    1.逆境

    文科生以丰富的人生经历为荣。最值得吹嘘的一种故事就是你有过什么样的逆境,经历过什么样的失败。你可以像选秀歌手一样说说自己家庭的贫困,也可以像海外游子一样说说自己独在异乡的艰难,或者像创业者一样吹吹自己大胆的尝试和惨痛的教训。

    但是请注意,重点强调的可不是困难有多大,而是如何战胜这些困难的。最近流行一个词叫“grit”,也就是坚韧力。要证明自己是个有坚韧力的人。战胜了的逆境才是你的宝贵财富,如果你被逆境打垮了,那你的故事也就结束了。

    要证明自己不但没被逆境杀死,而且更强大了。最好举重若轻,把明明很大的困难轻描淡写,充满乐观情绪。然后你要顺便感谢一下在困境中曾经帮助过你的人,让人感觉到你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2.影响力

    你是否曾经说服过别人?是否曾经力排众议,让事情按照你的设想走?你是否曾经组织过一帮人去搞一个什么大活动?

    也许公司会问问你的交流能力怎么样,也许公司会问问你的领导力怎么样。而安德斯有句话说到点子上了:所有的交流问题本质上都是领导力问题,所有的领导力问题本质上就是交流问题。如果你善于说服别人,说明你天生就具备领导力。

    3.技术水平

    你会不会使用一些现代常用的专业工具。咱们千万别小看文科生用的工具,他们并不仅仅会用个 Word 和 Excel。像社会学、心理学这些专业用的统计学工具还是很有技术含量的。因为这些东西有一定的门槛,公司会关心你会不会用。你可能在学校就学会了,没用过的话,你就要自学,或者参加相关的培训课程。

    4.合拍

    公司希望招个干活儿能干到一起去的人。你应该对你申请的这个工作有所了解,这就得靠你的调研能力了。面试之前,你能不能运用一下批判性思维,自己找资料,对这个公司做一些深入的研究。然后再来说你对公司有什么了解,你能为这家公司做出什么样的贡献。

    美国联邦调查局(FBI)以前面试人的时候,喜欢问应聘者看过什么书。应聘者就会报一大堆书名,但其实 FBI 最想听的是他们看过汤姆.克兰西(Tom Clancy)的间谍小说。有一段时间,凡是说看过克兰西间谍小说的人都容易被录取。后来这个内部信息被传出去了,然后每个来面试的人都这么说,这招就不好使了。

    但这个道理是公司想知道你和我们合不合拍。

    5.成就

    和别人相比,你有没有什么出类拔萃的地方。这就是你吹嘘以往成就的机会。成就不一定是实际的工作经验。比如咱们上次说过的那个在斯坦福学的是国际关系,后来在 WikiHow 担任项目经理的康诺利,在参加工作之前就有过不一般的事迹。

    从斯坦福毕业之后,康诺利整整一年都没找到正式工作。能够想象到,大概没有几个公司的招聘广告里写着我们需要国际关系专业的人才。

    不过找工作也不能完全以招聘广告为准。并非所有新职位都是雇主先想好了需要什么人,列举各种条件登广告招聘的。有统计说,至少有六分之一的新工作不是规划出来的 —— 事先连老板都没想到公司需要这么一个岗位,是遇到了合适的人,临时创造出来的岗位。

    历经挫折之后,康诺利看到 WikiHow 在招聘一个负责视觉艺术的经理。康诺利投了简历,并且获得了一个面试机会。双方很快就发现康诺利根本不具备视觉艺术的专业技能。但幸运的是,面试的时候 WikiHow 的总裁正好在场。总裁就让她随便讲讲自己的经历。

    康诺利抓住了这个讲故事的机会。康诺利说,她刚刚和男朋友去印度尼西亚玩了一段时间,而且玩出了水平。她想了解当地珊瑚礁的情况,就专门采访了很多渔民。康诺利只学了一句印尼语:“给我讲讲珊瑚礁”。她跟渔民说这句话,渔民就对着她的摄像头讲很多。她回去找人翻译渔民的话,还把采访录像剪辑成了带字幕的纪录片。

    WikiHow 总裁一听,人才啊!当场决定让康诺利负责多国语言翻译项目 —— 而且这个项目就是因为遇到了康诺利才上马的。

    评论

    这些套路说起来简单,但实际上做到的人很少。

    你要申请国外的研究生,得写个“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这其实就是讲你自己的故事,而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写。很多人的写法跟选秀歌手差不多,“我多么多么爱物理”。有的说是阿西莫夫的科幻小说指引我走上物理的道路,有的说是我从小就读过《时间简史》……这就是错误的套路。

    人人都可以说爱物理,我们关心的是你有没有能力做物理研究。要听的是你的科研故事。解决过什么难题,跟人怎么合作的,有没有什么核心技术,你的研究兴趣跟我们合不合拍,你发表过什么论文没有?按照咱们今天说的套路这么写,才是一份合格的个人陈述。

    再往大了说,连美国总统竞选也是这个套路。奥巴马说,我父亲是一个移民,后来他抛弃了我妈妈,我从小在一个单亲家庭长大我是一个黑人我怎么怎么不容易……但是这些都不叫事儿现在的我就是这么乐观而又强大。特朗普说我做过这个项目这个项目和这个项目,现在我想做造福美国的大项目。

    所以讲故事不仅仅是个面试技巧,真是人人必备的技能啊。

    把这个道理再进一步,也许你应该为了到时候有好故事可讲,专门按照这五个套路去做些事情 —— 也就是有意识地刷经验值:

    多尝试,经历失败,丰富你的人生经验;

    多跟人交往,练习交流和组织能力;

    学点技术,掌握一些实用工具;

    要善于做调研,了解你所在的领域正在发生什么事儿;

    找机会取得能让自己脱颖而出的成绩。

    如果一个人真的做到了这些,哪怕你知道他是特意“刷”出来的经验值,你能说他不是人才吗?

    美国名校录取并不是只看考试成绩,还要看课外活动之类的“综合素质”。现在美国就有很多机构,给高中生提供“大学咨询”服务 —— 其实就是帮你刷经验值。

    花钱购买了服务,这个机构就会介入你的高中生活。他们会安排你去做一些事儿,去哪儿当个志愿者,参加什么课外活动,选修什么样的课程。按照他们要求的做,你的简历就会很好看,他们就能帮你申请到很好的大学。

    你说这公平吗?我说一点都不公平。探索的不是“公平世界”,而是真实世界。

    其实很多大学老师都有个隐忧:作为一套强有力的软技能,自由技艺并不限于“好人”使用,而且也不能把人变成“好人”。不管是不是好人在用,都是掌握自由技艺的人统治真实世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能做任何工作》3:机会网络,4:讲故事和刷经验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owfl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