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着相即迷,味却本来

作者: 谷意 | 来源:发表于2020-07-31 19:54 被阅读0次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金刚经》

沐浴更衣,搓衣凉晒,沏上热茶,摊开书本。偏远的山区小城,一个人孤馆灯影,恍惚间回到千年前,自己在给孤独园的树影下、经场外,静静地谛听须菩提他们的谈话……

布施是佛教的一种修持,为六波罗蜜之一,意为全然施慧,也是度人之行。声香味触法是佛学中的六境,与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相对应,​产生见闻嗅味触知(即六识)等分别作用。六根着于六境而生六识,即是着相,着相即迷,味却本来。

佛教也接受人间供奉,简单的​钵食后盛满般若智慧普渡众生,与我们不同的是他们: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此时,没有化缘,没有普渡谁,只是回到内心。

​“我们每天所需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师或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要求助于他们的爱他心,只要求助于他们的自爱心。我们不要向他们说我们必需,只说他们有利。”——亚当·斯密《国富论》

韦伯说过,人们并非天生就希望多多地挣钱,相反,他们只是希望生活,还是像他们已经习惯的那样生活,并且挣到为此所必须的那么多钱。挣到为此所必须的那么多钱,因为我们的六根着于六境而生六识,即是着相,着相即迷,味却本来。

人,都要生存下去,法律道德上的自利利他行为,是落于相的自渡渡他的布施,当人连自己都无法布施自己,觉悟也无以发心了。一切万法,皆从心生,未觉未知,是人千劫宿因的果,也是从我们理解上菩萨的缘。

相关文章

  • 读书:着相即迷,味却本来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

  • 着相即妄想

    心上加相,即为“想”,所以一想就着相了。和合妄生,和合妄灭,想像为尘,尘相唯缘。世间因果原本超出你想像,而出世间想...

  • 离相与着相

    什么是离相?离相即是见相不着,是见非见。什么是着相?着相即是见相入相,即入相之故事不能忘怀。

  • 文‖有时候,你是否终于夜里味得孤独

    有时候 你是否终于夜里味得孤独 却发现 那并不是你想要的格调 你我 本来就在这世间 却总在斟酌着入世 苦觅着出世 ...

  • 着 迷

    醒来的第一件事 就是看看有没有微信提示 可以什么都缺 但不能没有你 夜色朦胧只愿为你沉迷 我睡不着的原因是因为想你...

  • 随笔

    窗外淅沥的夜雨,淋了心湿了谁的梦?久远千里,定格着变换的空气,时常萦绕思绪,落寞了不快的疲倦,细品这一味思念,却迷...

  • 学易心悟(0)无极而太极

    万物未生时,当为无极,无极者无相也。 无相,即无上下,无相即无高下。 无相即无喜悲,无相即无远近。 无视,无听,无...

  • 着相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佛曰:“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若菩萨...

  • 读书,先有趣再有用

    1. 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朱熹 读书本来就是一件极有乐趣的事呢。 在各种阅...

  • 迷或着,进步着

    过了不惑之年,总该看开一切,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不仅没有解开那些不惑,反而增加了许多新的不或。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着相即迷,味却本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oxer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