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统整课程,已经有好一段时间了,从最初的对课程的好奇,逐步到对开创此课程设计人的钦佩,以及不知不觉中对此课程的喜欢,甚至如今,听课似乎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偶尔一周不听统整课程,似乎觉得生活缺少了什么。我与统整课程仿佛已被糅为一体了。
当看到《我的主题树》这课的预告时,久违了这个词自然浮上心头。虽然知道统整课程总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惊喜,甚至可能是意外之喜,但还是对着这个题目发了一会儿呆。主题树,我们在很久很久以前就接触过,就是把整本书的内容通过一棵树的形态给它展示出来,相当于知识的缩略图一样。当初这种主题树进入到语文教学领域中的时候,是以整本儿书为对象,我们这里的是北师大版本。每一个单元有一个独立的主题。每个主题里面编排的三篇文章就是围绕这个主题进行选择的,文体不限,表达形式不限,文章的内容更是不限。于是我们的整本书主题树画出来,就有点单一了,知识性的连贯也不大。好多老师反应这个主题树画起来没有多大意思。于是流行了,没有多长时间就自然销声匿迹了。如今回头看看,如果稍微有人想一想的话。把画整本儿书的主题树。稍加改编,用来画单元知识的话,那么单元知识体系图不就出来了吗?画某一篇文章的主题树,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整体思路不也就出来了吗?可是我们却没有好好的利用。
如今再见主题树,倍感亲切的同时,一丝丝遗憾便浮上心头。但同时又充满了期待,期待着统整课程的老师再次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说实话真的很佩服统整项目课程的开创者。这样的课程改革跨度真的很大。跨学科的整合,我还是第一次看到,我想很多老师也应该和我一样的。
这样的课程最大的一个优势,就是上课的学生一直是精神饱满,绝不会打瞌睡,因为课程的任何一个环节,对孩子来说,都是充满新鲜感的,孩子无法预知下一个环节是什么?这样一来,反而提高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如我所料一样,这节课确实又一次给我带来了丝丝震撼。与我曾经的主题树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这节课老师仍然是围绕这棵树,渗透了许多相关联的知识,并对前面所学的知识进行了一次整合复习。又一次让我耳目一新。
虽然此主题树非彼主题树,但仍然让我有一种久违了的亲切感。以前的主题树的进一步的探究,我没有做到。如今我要把这次主题树的精华好好的吸收内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