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本书,妈妈带你找小朋友玩”
“不要,现在就去玩”
“关掉电视,妈妈给你讲故事”
“不要,故事有什么可听的”
“放下手机,妈妈带你去门口的零食小超市”
“不要,等我玩完了再说”
与孩子的交流,从来不曾省心过。鼓励他做的事情,从来一拖再拖;禁止他出现的行为,向来一犯再犯。与孩子的和睦相处,为何会如此困难?一起来看看,以下的交流雷区,是不是也在一踩再踩?
外出路上
“妈妈,你看这颗小草怎么从石头缝里出来了?”
“哦,走快点儿,还得写作业呢。”妈妈两手抱着手机,完全没空理会。
饭桌上
“妈妈,你跟爸爸刚刚聊得是谁呀?”
“小孩子不懂,赶紧吃饭啊!”
饭后闲暇时间
“妈妈,我想跟你和爸爸一起去外面看星星?”
“还是多看看课本吧昂,星星有啥看的!”
……
孩子,每次认真的交流需求,都被无情的拒绝掉。
与孩子缺少沟通,或者是沟通方式不正确,无法走进孩子的心扉,探索不到孩子内心最真诚的宝藏,对父母来说是一种遗憾。不仅如此,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因此,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的父母,如果处理不好亲子关系,孩子自然不愿意亲近父母,不接受他们的教育,不听从他们的教诲。
那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呢?
1.爱他,请先尊重他
当孩子好奇:妈妈,你跟爸爸刚刚聊得是谁呀?”你的一句“小孩子不懂,赶紧吃饭啊!”,可能就断送了孩子探索大人们的世界的好奇心,同时满脸敷衍的回应,即使是出于无心,却可能让孩子实实在在的感受到自己作为小孩子的弱小。
作为家长,或许这时可以把孩子抱在腿上,注视孩子求知的眼睛,认真回应:宝贝儿,刚刚爸爸和妈妈在聊你的奶奶,她一个人远离家乡来到这里,帮助爸妈看护你,真是太辛苦了,咱们平时要记得多照顾奶奶哦。
如此,自由交流,相互尊重。当父母把孩子当成一个拥有独立人格的平等的人看待时,孩子在父母面前没有了“弱小”、“无力”的自卑感时,他才能从容、轻松、愉悦的展示自己,亲子关系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大咖素质训练营创始人璐瑶妈妈深谙这一点,在与璐瑶姐妹相处时,将“自由平等”这一原则演绎到了极致。从不包办璐瑶姐妹的学习,就连孩子的学习计划,也是在了解了她们的心理需求之后,一起共同制定的。
2. 懂得倾听,鼓励表达。
调查数据显示,当孩子说话时,能经常专注倾听的中国父母不足六成(57.8%),而韩国、美国和日本分别比中国高23.9、5.3和0.5个百分点。中国父母,在倾听孩子方面,亟待加强。
伏尔泰说:耳朵是通向心灵的路。可见,倾听的重要性。倾听,是爱一个人的最高表现。孩子真诚向你诉说,得到的却是一次次心不在焉的回应时,那扇为你打开的心灵之门,便会悄悄锁上。
所以,在外出路上,当孩子好奇:“妈妈,你看这颗小草怎么从石头缝里出来了?”这样回应孩子可能让孩子能更多的感受到关注:妈妈都没有注意到,你真的像神农炎帝一样,是生活中的观察家呀!
然后,再把自己的新发现给孩子分享一下,让孩子也能了解到妈妈观察世界的角度和想法。
这样,当我们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并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呈现给了孩子时,孩子感受到被关注是快乐的,也就会更喜欢把自己的世界展现给父母,父母的认真倾听又再一次激励孩子表达。如此循环下去,想不收获良好的亲子关系都难。
如此,收获了良好的亲子关系,引导孩子还会难吗?
你还在为孩子叛逆而烦恼吗?
你还在为不知如何与孩子交流,而忧愁烦躁吗?
你还深陷在育儿问题的沼泽中,无可奈何、麻木装死吗?
快来,试试上面的方法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