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戚立辰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先生耗时十年创作的一篇长篇小说,共三部,它艺术而真实的记录了七十到八十年代的中国。在我看来写历史的好书有两本,一本是小公务员当年明月写的《明朝那些事儿》,一本就是大作家路遥的《平凡的世界》。
孙家两兄弟是印象深刻的两个人物。大哥孙少安性情朴实忠厚,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头脑灵活,是改革的前驱者和先锋者。他带头私行承包制,开窑建厂,勇于进取,历经种种磨难,最终走向成功。弟弟孙少平吃苦耐劳,阅历丰富,不甘局促于农村,独自一人到城里打拼,最终找到自己的道路。他们性格各异,但有一个共同的优点:百折不挠,屡仆屡起。
《平凡的世界》给我的第一感觉是真实。在阅读中,我总能进入人物的角色,体味到人物的境遇。无论是少平、少安,还是田晓霞、田润叶等人物,他们似乎都在这世界,这爿黄土,在那个时代血肉丰满地生存过。路遥好像是为了见证那段历史,记录那个时代,描绘那些个灵魂,咏赞那种精神而生。
耐人寻味是我读这本书第二遍的感受。书中的每个人物,每个故事都蕴含着深广的寓意。体现人性,映射社会。当我第一遍读完这本书时,我充满了疑惑与不解,为什么孙少安、孙少平的爱情都是悲剧,为什么孙少平最终只是成为了一位煤矿工人等等,这些疑问促使我再次捧起这本书。一本名著不是一遍能读懂的,每一遍都会有新收获,因为它是以作者几乎全部的心血为成本写成的。这便是名著与快餐文学、网络小说的区别吧。
我刚开始读《平凡的世界》的原因很简单,这本书是高考热点,我想这也是大多数同窗去啃一本苦涩厚重的名著的原因。书中的孙少平非常喜欢读书,但他最后成了一名煤炭工人,这个职业似乎与书没有一点关系,读书没用?我认为并不是,只是孙少平并没有希望从书中找到发家致富的方法,他只是单纯地想要开阔自己视野,追求精神上的强大。这是更高意义上的读书,就像陶渊明先生读书,只为求得愉悦,“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窃以为,我们应该少一点功利的目的,为了精神愉悦和强大而读书。
网友评论